今年方鸿安自然也不会去走动。
收拾了一番,方鸿安领着兰文绣,抱着女儿,领着拜年的礼,往老木匠家里走去。
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把老木匠和红婶当做亲长辈来孝顺。
就这两世的恩情,老俩口也当得起这大年初一去拜年的礼遇。
等一家三口到老木匠家的木屋的时候,也能明显感觉到这座位置偏僻的木屋,相较于往日的冷清,明显是多了几分喜气和热闹劲。
屋前屋内打扫了干干净净,屋子上也多了许多的装饰。
就拿坪子前放的鞭炮纸,也明显比以往多了许多。
方鸿安三人到的时候,红婶是眼尖的早早就现了一家三口。
远远的就迎了出来,扶着兰文绣走到木屋里,才撒手。
听见声音,扬老木匠也迎了笑着迎了出来。
穿了一件新衣的老木匠,头在过完小年后,又找剃头匠特地剪过,脸上的胡须也是刮过了。
整个人看上去比平时明显要年轻不少。
笑嘻嘻的把兰文绣手上的宝宝接了过去,转身领着两人去烤火去了。
这等两人进了屋,却马上有两道身影走了笑着迎了出来。
正是郑全和郑鹏两人。
这郑鹏无父无母,又是老木匠认定的传手艺的徒弟,这老木匠在认定了之后,就是亦徒亦儿的在对待了。
这过年,自然是跟他们一起过的。
至于郑全,他的情形跟郑鹏有些像。
上次小年餐的时候,方成涛本来是极力想叫郑全过去他家过年的。
不过,郑全明显是觉得不大好意思。
百般在拒绝。
最后,是老木匠也开了口,叫郑全去他那里过年,正好跟郑鹏也有个伴。
方鸿安一想,也正是合适。
一众人一阵起哄劝说,甚至是最终撮合成了让老木匠人郑全为干儿子的决定。
如此,这大年初一,在这老木匠家里,碰到两人,也是情理之中。
安顿好方鸿安和兰文绣,郑全和郑鹏也就是去忙活准备午饭去了。
看着两人的背影,方鸿安是不由得打趣的看向老木匠:“叔!这一下子多了俩儿子感觉咋样呀?”
老木匠笑了笑,没有纠正方鸿安的说法,只是咧着嘴,眯着眼连说了两句谢谢。
然后,就掏出一个红包,塞进了方悦兰小朋友的襁褓中。
到了他这个年纪,原本对于很多东西,已经没了期盼。
但方鸿安的出现,给他找了一个徒弟,又找了一个干儿子。
纵然是一个晚辈。
这一声谢谢,方鸿安也是完全担得起!
初一在老木匠呆了大半天。
到初二。
按规矩是要回丈母娘家拜年。
山上的学还没有完全化,这一趟之行自然是不好带上兰文绣。
不过,方鸿安也不是一个人。
王通、兰淑芳,方成涛、杨丽丽这两对新婚人,这头一个回娘家的百年,按可是比自己还要隆重的。
一行五人赶了个大早。
王通和方成涛是完全效仿了当初方鸿安给老丈人贺寿的做法,这拜年礼,是各自准备了一对箩筐,高高的垒起,跳上去那扁担是重重的弓了下去。
用方鸿江的说法,这先前都说是兰溪那边的女儿不愁嫁,兰溪女儿就是俏货的代名词。
而现在,他们这也就是要把这杉木岭村和石湾村的名号也打出去。
这一担两箩筐礼,日后要成为回兰溪和杨家塘那边的标配才是。
不是争那口气,也不是充面子。
而是感谢那山下的亲家,愿意把女儿往这大山里嫁。
也为这东岭上的未婚后生们,造点福。
一路往下。
这到祝寿那次兰建辉等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