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起来,陶应的起手式显得很沉稳,似攻似守,宜守宜攻。守则拆招于方寸之地,攻则威扫达丈二方圆。
而周泰的起手式,则浑圆敦厚,煞气四溢!
跨步上前,周泰率先出手,左手斜摆撞向陶应的右手,右手重拳砸向陶应的耳根。这一招,其实叫做“单凤贯耳”
。
古代没有这种叫法,但打法是有的。
陶应不退反进,左脚前跨半步,右脚再次往左前斜跨一大步,同时左手刁向周泰的右手手腕,右肩撞开周泰的左手,再右手前伸,卡向周泰的咽喉。
周泰本能地想要后退闪避,但后退的脚弯却碰到了陶应前伸的右脚上,顿时就失了重心,被陶应反扣着右手,卡着脖子翻倒在地。
这一招,就是八卦掌擒拿术中的……刁腕锁喉。
不需要什么力气。
但是要出手非常快!
只要出手快,就可以收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而度刚好是陶应的优势,仅仅一招便将周泰放倒在地。
这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的体现。
周泰不服。
觉得输得莫名其妙,摆开架式再来。这一次,周泰小心了很多,放缓了进攻而更多地注意防守。
两人见招拆招激斗了四五十招,最后陶应用了一招“戳扇擂撩”
,在周泰的左侧下颌处轻轻推了一下,然后抽身而退,抱拳一礼道:“承让!”
周泰愣在当场。
因为,陶应刚才只要是用上三分力气,自己的脖子就断了!
不服不行。
陶应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
自己空有一身蛮力,却抵不过陶应一个“快”
字。
只好深施一礼道:“没想到将军格斗之术如此出神入化,周某甘拜下风!”
“周兄言重了。”
陶应扶起周泰,郑重的地说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陶某只是精于6上手搏之术。若是到了船上,必非周兄对手。若论水战,纵观当今天下,也少有能与周兄匹敌者。
本将此来,便是想请周兄和蒋兄相助,担任本将的水师正副都督。若肯相随,必不相负。”
周泰和蒋钦其实早有将自己洗白的心思,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势力去投靠。陶应近来的名声本就不差,如今见到陶应本人,通过半天的交往觉得陶应有勇有谋又性格豁达,心中已是相当满意。
现在又见陶应直接以“水师都督”
的职位相授,顿时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
的想法。
转头看向蒋钦。
蒋钦也道:“陶将军高义,实蒋某平生仅遇也。”
这就是没有意见了。
周泰见蒋钦也没有意见,便拉了蒋钦一起来到陶应跟前,拜伏在地道:“愿唯将军马是瞻!”
陶应大喜,赶紧扶起二人道:“得两位兄弟相助,陶某之幸也。”
随后,便又让亲兵回去通知陶忠。
让陶忠将船队尽皆驶来峔山岛水域,交给周泰和蒋钦统一整编指挥。这等于是将自己的大半兵力都交给了周泰和蒋钦二人。
这种做法,更令周、蒋二人对陶应生出知遇之恩和感激之情。
遂认陶应为主,改以主公相称。
……
……
附录:周泰,蒋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