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1章
“。。。。。。”
会议结束后,李阳走下台,与众多研究员友好交流了一番。
同时。
曹启东也将自己的计划告诉李阳,趁着这个机会,他把通知下发。
从明天开始。
研究所将会花五天的时间,在研究所内进行筛选选拔,精选一批优秀研究员,作为李阳的核心团队。
再另选一批一线技术员、操作员等,作为核心团队的小组成员。
以小组形式,开展后续的实验。
翌日。
上到曹启东,下到一级研究员,整个研究所,彻底忙起来。
曹启东忙着把研究所的计划,进行汇总上报。
研究员则是为了接下来的考核筛选,做全面准备。
李阳的方案,以及在会议上所展示的实验结果,几乎已经明示。
只要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可控核聚变等离子体技术这个模块,必定会成功。
所以。。。。。。
没有一个研究员会傻乎乎的错过这个国家级项目。
一旦成功,不说物质上的奖励,便是那些荣誉奖项,就足以让他们名垂青史。
更何况。
对于他们这个层次的来说。
能为龙国的国家工程项目奉献自己的一份汗水,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等绝密项目到了可以公开的时候,家里面的宗亲知道,那可是可以族谱单开一页的至高荣誉!
“也不知道曹所长具体要考核哪些方面,得趁着这几天,多背背那些理论知识。”
“不管考哪些方面,反正都要看看记一记,因为我们不是单单只是为了通过考核,而是主要为了协助李工进行后续的实验!”
“有道理,与其说是考核,倒不如说是趁着这几天的时间,好好巩固基础知识,免得到时候参与到项目中,因为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不过关,耽误了试验进程,那就让人看笑话了。”
“好久没有这种紧迫、积极的学习氛围了。。。。。。”
“。。。。。。”
新项目的选拔考核,不仅给研究所锚定了一个新的方向。
同时。
竟意外的增强了整个研究所的学习、讨论氛围。
以前大家虽然对待工作也比较认真,但因为项目迟迟没有很有效的进展,或多或少,都有些懈怠,缺少了进取之心。
但现在。。。。。。
随处可见。
不管是在办公室里,还是所里的图书馆,研究员们要么单独钻研某方面的问题,要么是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
这样的场景,不单单只是在年轻的研究人员身上。
一些资深的研究员,亦是如此。
他们戴着老花眼镜,捧着一本书或资料,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一坐就是一整天,沉浸其中,浑然不知时间的流逝。
在他们看来。
李阳这么年轻,也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都能在可控核聚变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这激起了他们的斗志,表面风淡云轻,心里面也憋着一股子气。
希望能够继续在这个领域发挥余热,不输像李阳这样的年轻人。
同样的。
李阳优秀的方案,和那三个巧妙的方法,给了他们深深的震撼和压力。
即便他们经验丰富,也不敢保证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能够从容的把控实验进程。
所以,还是得学习啊!
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