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上课?”
朱雄英询问道。
“表哥,现在是休息时间,稍后你去上课么?”
蓝小敏追问道。
得到点头回应后,除小允炆外的四人,立即爆出热烈的欢呼声,
小允炆不理解为什么兄长会受到这么的喜欢,
难道,
他们也想当赵云?
当放水回来的赵师,看到朱雄英的瞬间,
美好的心情荡然无存。
“赵师。”
朱雄英拉着小允炆行礼道。
“咳咳,这堂课,大家听仔细了哈。”
“如果给诸葛亮配备一万火枪,北伐能成功么?”
朱雄英瞪大双眼,不解的看着赵师,为什么对方会出这样【关公战秦琼】式的问题。
“回长孙,根据陛下的意见,为了照顾天下学子,今年的会试将会采用新的考查方式,四书五经的内容将会大幅度缩减,各种代表性的例子将会登上考卷。”
显然朝堂已经开始行动,
并且因为大家都是8岁左右的孩子,其他内容确实过于深奥,还不如挥一下大家的想象力。
这道题看起来虽然有些荒谬,
但也意味着明朝的科举内容,将正式远离朱雄英记忆中的八股文!
……
火枪对于战争的作用,已经被元朝演绎得淋漓尽致,借助火器的威力,善于骑射的大元一路西进,横扫亚欧大6,创造出一个令后人咂舌的广袤帝国。
遗憾的是,
元朝的统治者,理解不了垄断的含义。
由于上层政府不禁止火器出口,并且蒙古军队还在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中招募士兵,欧洲人有了足够多的机会掌握火药制造技术,
在几百年后,
这个回旋镖,终于飞回到它的出生地。
有如此神兵相助,外加诸葛亮令人钦佩的指挥,包括小允炆在内,都认为蜀国在这个假定条件下,完成北伐,并顺利复汉。
“表哥,你说句话啊。”
听到蓝小敏的提醒,朱雄英才反应过来,轮到自己回答了。
“长孙,您怎么看?”
“虽然我的内心也很希望丞相可以北伐成功,但理智告诉我,无论北伐几次,蜀国都不会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