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蜀粉追问道:“为什么?”
“元朝之所以配上火器变得无往不利,那是因为他们骑术、射术本身就是顶尖,所以才能无限扩大火器远距离杀伤的优势,但是蜀国呢,”
“他们没马?”
朱植抢答。
“对!马匹不足,就意味着机动力不够,火枪换弹需要时间,如果魏国不计成本的用骑兵冲锋,一万把火枪的优势又能坚持几次大战?”
“这还是只是表面原因,蜀国更核心的问题是,他们的储备人才严重匮乏!”
“赵云……”
“我在呢。”
小允炆沧浪一下站起,高声回应。
“别打岔,”
按住小允炆后,朱雄英继续道,“如果我没记错,后期赵云已经六、七十岁,还要上到一线战场,这是一个健康国家的人才输送情况么?”
赵师欣赏无比的看着朱雄英,
新考纲要求的重点,就是希望考生可以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魏国雄踞北方,又背靠草原各族,一旦蜀国攻入北方,司马家那几位能力方面可是一点不差,
一旦变成拉锯战之后,诸葛亮就会立即陷入巨大的泥沼之中,直至拖垮整个蜀国的经济。”
“不愧是长孙,您的想法与出这道题的李大人想法几乎一致。”
“李善长?”
“没错,并且诸多大人们也完全认可这个答案。”
小允炆心酸道:“兄长,丞相难道真的就没办法获胜么?”
朱雄英犹豫许久,轻声道:“小允炆,无论丞相在假定中获胜几次,可他终究是抱憾而亡,你明白么?”
“我……我知道了。”
“所以,我们要吸取丞相的教训,在皇爷爷提供的羽翼下,竭尽全力的成长,让大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样,后人才不会对我们产生同样的遗憾。”
听到这句话,赵师可谓心服口服,
这都能转到劝学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