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锦衣卫大牢出来的瞬间,清新的空气与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朱雄英心中的阴霾。
“什么想法?”
朱标打量着不断调整呼吸的朱雄英,关心道。
“就像爹之前说的,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忠诚。”
朱标面色阴沉似九幽寒冰,“尤其是当年老友及其家人的背叛,更令人寒心与失望。”
……
次日,大殿内。
五十位通过会试的考生,怀揣着对未来的崇敬,踏进象征着大明最高荣誉的殿堂。
站在朱标身旁的朱雄英,同样神色复杂的打量着每一位考生,
与当年青春无敌、一腔热血的自己何其相似,
奈何仅仅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
他已经明白大明初期的官场,要远比在场所有考生预想的还要复杂无数倍,
尤其头顶上始终悬挂着一柄名为锦衣卫的寒刀,
更令人如履薄冰,两股颤颤……
当朱元璋出现的时候,朱雄英观察到所有考生下意识绷直了身体,略有慌张的偷偷打量当世站在权力巅峰之人。
为了将朝堂的庄严烘托进所有考生的心灵深处,
身着绯色、青色、绿色的官袍,绣着飞禽走兽的各种官员,在李善长的带领下,用最郑重的声音齐声高呼,
“臣等拜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梦初醒的考生们,慌张的跪倒在地,紧接着群臣们的话,
参差不齐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统一与杂乱的强烈对比,
瞬间打击了不少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
在朱雄英看来,如此作秀的提议,肯定出自李善长这个老狐狸。
“诸位平身。”
朱元璋双掌虚托,威严道。
“诸位能参与殿试,实乃大明之幸,希望大家不要紧张,挥出自己的水平。”
简单劝勉两句之后,朱元璋率领群臣离开,
只留下朱雄英与礼部、鸿胪寺等几位官员留下监考。
收到信号的蠢货,
高声道:“吉时已到,殿试开始!”
话音未落,太监们立即将准备好的考卷分给已经落座调整呼吸的众多考生,
朱元璋在民间声望太高,本人又气场极强,
朱雄英注意到不少考生已经偷偷在松领口、擦额头的虚汗……
趁着众人检查卷子的时候,
蠢货高声道:“本次殿试,供给早、午餐,茶三巡,殿试自有规矩,汝等好自为之,莫要辜负了圣上与百姓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