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召后妃诸子及群臣耆老,谓之曰:“我不敢妄荐,死后惟推德者立之,毋负天下之望!”
言毕而崩。时值仲秋,是日天昏地惨。
帝寿一百二十有八,在位一百一十五岁。一后二妃,生五子,皆贤智。一女尤烈孝,为父殁,自溺于洛川。五子相隐于沔阳一山。后子孙繁衍,派分为五。山遂名五华,姓以风、以虑、以伏、以羲、以包。
女娲以云纪姓,生而神灵,太昊每与议之而行。至是,群臣尊为女皇,悉听其剖决。葬帝于成纪最高山阳,因名曰嶓冢;又葬衣冠几杖于宛丘。
共工氏者,名康回,生得髦身朱,铁臂虬筋,长过一丈,力胜百钧。自幼挟诈为恭,太昊诚心待人,用为上相,任智自神,俶扰天纪。
及太昊殁,意其德襄,天下无出其右者。
闻群臣推女娲为主,焉肯甘心居下,因而窃保幽冀区方,是其食禄故土,百姓一呼而应,聚众作乱。
欲振滔洪水,凭高相视南北地形,乃壅防百川,隳高湮卑,以祸天下。
自谓水德继王,以水纪官,令师虞于作胜乐奏之,终日湛听,淫佚其身,深以为得计。
女皇居于宛丘,遭水害,避入中皇之山,问柏皇曰:“制水者土也。土生于火。郁华曾言我惟阴火,曷能胜此洪水?得一人相助方可。”
柏皇曰:“闻衡山之阳,有祝融氏之后曰莫坏者,得异人传授,知火作用。此人可以制水。”
女皇命使者招至。女皇语其故,同上山头观测水势,知水原从古道缓流,今被壅塞多时,忽开堤冲下,致旁流涨溢。
莫坏乃教聚芦苇烧灰,壅于低处,如连山屏列,止其滔水也。女皇即令众料理。莫坏整治火炬、火弹、灰瓶、烟窝之类。
共工闻女皇用莫坏之谋,大笑曰:“凭高趋下,势如破竹。祝融小子,能拒我乎!”
更使人结连近邻栗6氏为助,许其厚酬。栗6从之,其臣东里子谏曰:“共工隳天纲,绝地纪,覆中冀,塞水害人,杀机先动,自亡不救,不可为其所惑。”
栗6曰:“男子反事女人耶?”
东里曰:“男女本同一体,邪正实分两途,执意助其为虐,恐至皇天弗福,庶民弗助,悔何及哉!”
栗6怒叱左右杀之,众皆哀伤。栗6愈无忌惮,傲愎自用,民心益2,欲相携叛。
栗6使民注水决堤。莫坏预备停当,见上流水势渐高,及积至满,反往北逆流。莫坏俟水势稍平,驱众各执火器,乘其无备杀去。
共工在堤边监督,洪水倒涌而至,见无数人众执杆棒火炬,且击且烧。一时烟乘风势,扑面迷睛,左右自相践踏。
共工弃众奔投栗6。其时栗6之民,闻共工众溃,已相率攻杀其君。
共工望东投尊卢氏,尊卢拒之。复向西走,一山壁立万仞,上有天然石柱,屹崪危峻,峙于山顶,几插云汉。
共工同亲党至绝顶处,虽有池可饮,有果可餐,因想在冀作威,今遭困苦,一股怨怒邪恶之气,直冲上天。
双手捧定石柱摇撼,一声吼,将头触柱,划然崩倒,林木峦石遇之碾为粉碎。震动地之四维,皆为缺陷。幸而石大山高,羁滞略缓。
众于山下见之,抵当不得。女皇役其神力,急命断巨木为海鳌之足,立于四极,天柱坠下,支驾于上不能动。莫坏令众攀援四上,共工计穷,乘夜逃走。
莫坏先擒其亲属,复尾后追去。共工西走昆吾界上,昆吾已遣人执剑守御,不能入境。抱头复至骊连地界,骊连迎之,殷勤问慰。俟其熟睡,以牛筋缚住,解见女皇。女皇亲握昆吾之剑,数其罪而戮之。作赤文尽舍其余党而迁之。
是时四极正,冀州宁,以其地与尊卢、昆吾、骊连三氏分治。闻东里子谏而被杀,封其子为栗6之君。
女皇率众回都,祷于神祗,大赏祝融诸臣。因见宛丘遭水湮没,不堪居驻,就建都于中皇山阴。命人夫四围凿地为池,即以池中之土,环于周围。
女皇又欲建造宫室,下令于众,将往召大庭氏为工师。不意山中诸类精灵,一时皆来效命,夜与众工运材石,并力营作,极其巧妙,焕然新异。
女皇与众目所未见,大喜曰:“可名为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