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三教同原录原文清代 > 第22章 巢许养高贞避世 蒲支传奕手谈兵(第2页)

第22章 巢许养高贞避世 蒲支传奕手谈兵(第2页)

疾趋入山,思:“尧以九州长让我,此言污耳。若不洗去,恐侵入肺腑也。”

至河滨,掬水洗耳。

下流有牵犊者至,由视之,是故友巢父。本金庭人,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

或问其巢居之故,答云:“不欲与俗人同处,亦将高避洪水也。”

时方治平,人皆笑之。未尝以姓氏语人,皆号之曰巢父。

或见其饮无杯盂,以手掬饮,遗之以瓢,不受。其人悬于树间而去,风吹瓢动,与树相击,历历有声。巢父恶其烦而扰听,举弃之岩下。常乘黄犊,出游中州。

独与许由契合,方欲去访,路逢帝尧絮聒。正牵牛下河欲饮,见由洗耳。问其故,由述所以。

巢父责之曰:“何不隐汝形,韬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

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复洗其耳。拭其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

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致污言入耳而后洗之,恐污我犊口。”

急牵至上流饮之。自此巢、许屏迹人间,与严僖深藏不出。

帝回,亲至市东,来寻有黄。见筮者危坐肆中,叩是有黄,载归逊坐,曰:“先生知苍梧何侯否?”

有黄曰:“此吾弟子啮缺也。何为问之?”

帝述巢、许等事,有黄曰:“皆隐遁之流,无意政治。盖往求诸蒲伊子,此人高明渊博,始有教益耳。”

帝问蒲伊来历,有黄曰:“与予虽为道友,以尊长事之。编蒲为衣,往来于伊水,故号蒲伊。但缠迹无常,访之不易。惜蓍策不在,借子越裳所献神龟,一卜其行藏。”

帝曰:“毋乃伤其生乎?”

曰:“无妨。但钻其肋,可见形兆。”

帝命囿中取出神龟,放殿上,尾四足,缩紧不动。有黄钻裂兆,详其繇曰:

遇则遇,握不握。空谷传声,秋蝉蜕壳。

判毕,拍龟背曰:“咄!故人在此,避而不见耶?”

此龟从未出头,一闻有黄之音,伸头纽颈视之。

有黄即跨上龟背,跏趺而坐,向帝拱手作别。殿中忽起狂风,扬尘眯目,顷刻不见。此盖中央氏王倪化名有黄,来唤神龟耳。

帝惊异累日,命驾至伊水,往觅蒲伊。至汾水之滨,见两人对坐翠桧下,画沙为道,以黑白小石子行列如阵图。右一人戴箬笠,左一人披蒲衣。坦腹露臂,毛长数寸,两目更方。

帝知即是,因思黄帝膝行下风问道,当执弟子礼。约退仪从,屏息侍立良久。二人罢手,起身振衣而笑。

帝欲前启,笠者顾帝谓蒲伊曰:“彼何人斯,至此窃视?”

蒲伊点曰:“王子泄言也。”

望西疾行先去。

帝恐笠者亦去,曳袂问曰:“适去是蒲伊翁否?何即去耶?”

笠者曰:“然。是即古仙人偓佺,能飞行过鸟。知子为人所使,故避耳。”

帝具以其实恳告求引导,笠者许之。相携同行,一路讲义理。问姓氏,云是子州支父。

帝思:“是人与之为友,道德相符,何不即让与之。”

遂邀坐路旁,谆谆以让位告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