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三教同原录原文清代 > 第55章 陕河滨老君寄迹 幔亭峰太姥称觞(第4页)

第55章 陕河滨老君寄迹 幔亭峰太姥称觞(第4页)

是夜,月明如昼,在峰下结彩亭设宝座,施红云裀、紫霞褥,群仙请彭君、圣母轮流把盏称寿,依次就座饮宴。

酒酣,仙女谢英妃抚长剑作歌,伶人奏乐,音飘山谷。

此山有三十六峰,天柱峰即骞坐处。

玉女峰有三石,比肩而立,其色红润,望之若仙。

铁佛峰即建幔亭饮处也,下有九曲溪直通山顶。

溪旁村民四绕,安居种耕,常时只有猿啼嶂月,云锁溪篁。

此夜忽闻笙歌隐约,笑语依稀。

有好事乡民相约追寻,随声行及峰头,见彩幔下辉煌灿烂。

芳筵上许多名衣上服之士,罗列佳肴美酝、鲜果山蔬,乡人垂涎之甚。

武夷君知有人来窥探,命童引至会见。

二君呼之为曾孙,赐宴亭下。

村人见屋宇器用甚盛,乐色食味皆美,惟酒味差薄。

有童斟送,村人欢喜大嚼,不觉大醉,皆倚桌枕臂而卧。

至日午醒来,却在家中床上,起身共说其事,猜疑不已。

觅踪至山顶,并无幔亭仙侣、灯火笙箫,止有酒香扑鼻,果核堆阶,不胜惊异而下。

盖饮宴群仙见天色微明,撤去幔亭,移入洞天深处,换席更酌。

杜真人不识骞、湛,问之,武夷将祷雨事言之。

杜真曰:“细论气运,周德非火莫继,赢秦金王,但能灭周,非相继之正。

吕政以水继秦,阴险待国,上天恶之,故不欲雨。

然火藉木生,无水不能苏木。

政,原镐池龙君,亦五帝子。

时至而起,前有神医在彼,教民投旱得雨,秦已有之,况他处乎?不日将甘霖四沛也。

魏骞果能志心求道,亦当引入仙班。”

长武君曰:“此须天台王君检察。”

须弥会后,天帝降敕子乔,赐号元虚真君,令注录地仙人数,执掌簿籍。

去年初夏,有神人数辈见武夷君,称为山主,云天台君欲假此山避冗注籍。

二君择对面百丈山,古木苍藤,人迹罕至,东南飞瀑如散珠喷雪,暑气可销。

令山匠厂厅曲院,鬼府神工,迎王君馆此。

真君子七人,皆太玄所出,曰属临、属隽、属清、属谊、属殷、属将、属仁,二女曰丽英、霄贞。

七子常至武夷参赞,籍成,藏天台洞府。

时于百丈校定未完,亦来上寿,闻子骞事,即令七王子属仁往视。

湛闻之,招十一人,奔至峰头报知。

骞陈礼物,焚香伏候。

属仁席散控鹤而起,觉香篆氤氲,即从空下视,骞、湛等拜见。

属仁观骞丰骨异常,遂携至洞。

真君遣玉女何凤儿往检山籍,知是老君弟子亢仓。

先以饮酒过度,不循玉律,故谪居尘世,须二百年方得脱骨羽化。

因有悯世之心,可即度世矣。

遂语之曰:“湛等是汝旧徒,能引济其师,我并度之。”

于是赐骞等胡麻仙饭、九品丹书,又书一符与之曰:“子既欲雨,可往南山龙潭,投之即雨。雨后回报知汝父,早毕政事,时至便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