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
基于这些原因,苏闲才能说出,“我和陛下的想法一样”
。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
还是自己坐的好好的,非要有人拿自己当枪使!
“苏闲,虽然这么说,但我看这些人好像不是特别服气,你不如再说说伱的理由。”
就在这时,眼看着苏闲不说话,朱元璋不由得催促道:
“这经筵之地,本就是你们这些学子展示的地方,今日倒是被某些人弄得乌烟瘴气!”
朱元璋毫不避讳的埋怨,实在是他最近的好心情,都被破坏了。
方孝孺再度转身,就连一旁的李希颜、宋濂也皱眉望来,他们微微摇头,各自情绪虽然有所不同,但目的却几乎一样。
“我还是那句话,态度一样。”
这句话一出,朱元璋再度哈哈大笑,其他人也是面色愤然。
“咱要你说理由。”
朱元璋挥手,想让苏闲继续夸赞自己。
没完了?
苏闲心中一叹,让他笼统的说出和陛下想的一样,糊弄一下就过去了。
但再说的详细一点儿,以后再出现问题,难免有心人记着这天?
虽然自己现在还小,但一想到十年后,洪武帝依旧如日中天,自己可已经长大了。
“陛下,虽说一样。但我年纪小,可不敢评价景帝这样的君主。”
“毕竟哪怕是同样的错,也有不同的观点。”
话音刚落。
朱元璋顿时惊讶看来。
此刻,方孝孺依旧给自己摇头,但李希颜和宋濂的表情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疑惑。
“你说……”
朱元璋很大度。
苏闲则继续道:“陛下认为,景帝的错是他逼迫诸王过甚,连续两次强硬的收回郡地,这是让其他诸侯也为之恐慌的原因!”
“逼迫过甚,所以吴王刘濞能趁乱起义,其它诸侯王也纷纷景从。”
“正是这个理。”
朱元璋点头,“若是不强逼,只有一个吴王?他若是敢动,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我认为,景帝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局势已经到了不得不为的地步,一个创口放在那里,兴许它会缓慢愈合。但若是一直放在那里,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会不断加重,到最后哪怕是神医下凡也无能为力。”
此话一出。
朱元璋脸上的笑意,顿时收敛,你小子是不是又跟咱玩“空印案”
那一套。
表面上全是称赞咱,内里翻看一看,全是反骨!
此时,其它臣子也纷纷愕然,方孝孺的脸上已经迸出喜色!
果然不愧是他们看重的……能复兴科举的未来栋梁!
这一套话下来,连他们差点都被骗了。
“那你认为景帝错哪儿了?”
苏闲连忙道:“还是那句话,兴许当时天下局势如此,景帝有不得不做的原因,我不敢评价景帝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