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如诸位所说,今时今日,我大明地域广袤,人口却只有六千万!以前的开疆拓土,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
“因为有时候过于贫寒的土地,只会加大损耗,消耗明军的生命力。”
“所以开疆拓土,不是如同元人一样的四处开拔,攻池掠地,此法,不得长久!”
话音刚落。
刚才还骂狂言的人,顿时闭口不言。
方孝孺神色怔怔,只感觉刚才对其的印象,又加深了一些。
一步三回头,脚踏两条船,横竖都能跳!
“那第二呢?”
朱元璋倒是没有如百官所想,只是继续抱着好奇。
“第二、自然是君主贤明,心胸开阔!”
“藩王的存在,说不定就是君主的压力和动力,可以促使他们不会如同唐玄宗李隆基一样,早年励精图治,晚年开始任用权臣,沉迷享受。”
“也不会像是宋徽宗一样,别的样样涉猎,军政一窍不通。”
“当然,最大的可能,还是贤君难求……这时就需要一个如同周公、霍光一样的公心权臣!”
“他们可以辅佐,管教君王。”
“且因为外封藩王的原因,没办法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己夺权,只能辅佐。”
“但是……还是那句话,天下局势向来因为人心而变。”
“旧时的法,或许已经完全不适应现在。所以到底选择什么,还是要陛下做主。”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他盯着苏闲。
没有趁着对方看似说完的样子就不问了,而是继续趁热打铁。
“那你就来说说,如果藩王外封,内地君王如何管控藩王?”
苏闲毫不迟疑道:“独立兵权!以财权紧握兵权!”
“说!”
朱元璋眼神锋锐。
苏闲则默默道:“兵权说着似乎一体,其实不就是一个个军户组成。”
“而历来行军打仗,粮草第一!”
“所谓财权,就是君主管控好粮草,要让军卒知道……他们受的谁的封赏,是属于谁的军卒!”
“至于独立兵权,那便是兵权不受任何人掌控,或许说,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独调动大军!”
这一点,已经不需要苏闲过多解释,历史上早就有无数个模版!
“好!”
朱元璋再度赞了一声好字,却是不再说话了。
此刻,大殿似乎再度归于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