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是给他们那些官场上的人说的,咱们今天是年关,就不用如此拘谨了,大家都看看热闹。待会儿子时,还有一场专门准备的烟。”
“大家有什么说什么,都别破坏了新年的气氛。”
马皇后如此说,一众妇人当即放松下来。
而蓝氏则趁此机会笑道:“我家那傻小子,这几天也在大本堂学了不少东西,还得多亏这苏家孩子,钱庄办起来了。这对咱们也算是大好事了。”
“是啊,我还听说,这小子在前段时间的经筵,也有一番惊人之语呢。”
一行人称赞连连,倒是让吴秀越的不好意思了。
而就在这时。
太子妃常菁的旁边,还坐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女子旁边,则是一个大约两岁的男孩,另一边,都是一群小娃娃坐着……
此刻听到众人谈论,她也不由得好奇抬起眼睛,柔声问道:“想不到小小年纪,真有别具一格的见解。母后,姐姐,我也听说,他还赞同父皇的意见,说什么……七国之乱真是汉景帝的错?”
“这么大点的孩子,怕是史书都看得晦涩,允炆这段日子,也算认了不少字,不少先生都说允炆很聪明。”
“可那孩子竟然都懂得这么多,真是不知道是谁教的?”
女子仿佛是疑惑问询,但说出来后,却让此地的气氛稍稍变了变。
七国乱不乱的大家先不提,就说谈及政事,这也不是她们的初衷。
当然有时候为了热闹,多谈一些国朝上面的事,也算是能从皇后这里探听到一些陛下的意思。
但紧跟着,这位太子的侧妃,就说出“是谁教的”
,总归是有些绵里藏针的味道了。
吴秀不是傻子,她当即就表情紧张起来,这种话题她哪能说进去。
但对方说完,眼睛就一眨不眨的盯着。
她只好道:“那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从小就是这样的。”
“是吗?我就想知道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培养的,不知道允炆长大后,会不会也这么聪明?这样一来,也好能辅佐他的哥哥雄英……”
吕氏继续笑着开口。
吴秀越紧张,但夸赞别人孩子的本事她还是有的,“小殿下肯定比我家闲儿聪慧。”
吕氏笑了笑,当即就要再度开口。
却在这时,一道稚嫩的声音,结结巴巴的响起“是诸王……。”
什么?
这一刻,吴秀愣愣看去。
吕氏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顿时紧张不已,看向自己的孩子,正准备笑着摸摸脑袋的时候。
却见马皇后和常氏的眼睛已经疑惑的看了过来。
“允炆说的什么?”
“没…没什么……”
吕氏赶忙开口。
然而朱允炆的稚嫩声音已经再度响起,“诸王……诸王的错!”
刹那间,整个欢闹的气氛,算是彻底安静下来。
这下子紧张的是吕氏了。
果然,马皇后蹙眉道:“前段时间你说回吕府认认亲,那孩子离不得伱,就跟你一起走了,吕亲家也是这么教的吗?圣上前段时间可才让他担任礼部尚书了。”
一个快三岁的孩子,话都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