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三教同原录里有哪些女仙 > 第7章 洛书出重衍卦爻 郁华见剧谈玄妙(第3页)

第7章 洛书出重衍卦爻 郁华见剧谈玄妙(第3页)

帝问:“此间有郁华子否?”

一童曰:“吾师也,顷往巴蜀洞中去矣。”

帝问:“几时可还?”

童曰:“少则百岁方回。必欲相会,请进洞中,安坐以待。不然,或到彼处访寻。一任尊意。”

帝曰:“既在蜀中,自当前往。”

遂辞童子西行,至中途一山登之,见大竹蓊葱,绿遍冈麓,中有一人,独坐棕圃,神气爽然。

帝使昆吾问路,其人曰:“此处竹山,巴蜀咽喉之路,到彼何为?”

昆吾曰:“闻郁华子知炼性修身,欲往问耳。”

其人曰:“山径崎岖,江源汹涌,以至尊之人,而下问山野鄙夫,不已甚乎!”

帝讶曰:“我服饰不少异,何以知之?决非常人也!”

乃前拜曰:“我宛丘生,兄弟五人,皆下浊愚蒙,远求高人指示性命之学,不意有缘路遇,勿吝教诲。”

其人扶帝坐于石,四子亦散坐听教。其人曰:“性命二字,不可概观,而修之有道。”

帝曰:“其道何如?”

其人曰:“夫修命不修性者,使性游散于百骸九窍,不知归宿之所,不知静定之乐,一身之气,汤沸火煎,莫能止息,则气驰神耗,精必无由以生,精既不生,性必昏而不明。虽欲修命,其可得乎?更有修性不修命者,不知命乃天之所赋,偕形体而立,缘精神而生。神本无体,以气为体;精无足形,以意而形。体物有二,根本则一,主虽惟神,精气亦所当养。三者互相为用,不可相离。若不保其形骸,务思虚渺,则真元已耗,虽欲修性,岂可得乎!”

帝蹙额曰:“若此,如何而可?”

其人微笑曰:“骑牛觅牛,能悟者谁?苟欲修此,须识生如石火流光,附薪而焰,死如秋蝉脱壳,本性犹存。只就此处理会,更不转移,便是归根复本,性命偏全之理,从可识矣!即见郁华,亦如是也。予昔师广成子,受灵飞六甲、八卦镇方之箓,得其道,以袭气母,今以授子。”

遂探揣与之。

帝起拜谢,其人起扶曰:“子以木德而王,为五行之,生生之机,听以帝起乎震也,能泄造化之秘,破后世之迷,诚有功德于万物,何必淹留于尘俗,而不知自返乎!若能凝神自修性理,悟作为,兼备命根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