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三教同原录里有哪些女仙 > 第13章 金鉴成古今具览 神芝现三一藏机(第2页)

第13章 金鉴成古今具览 神芝现三一藏机(第2页)

帝炼其所遗之金,铸成二鉴,莹润明澈,不特藏府洞见,鬼怪形销,睹宇宙如指掌。帝大宝爱,藏之内藏,并其所有篆文,令人守视。时以沮诵为右史,诵亦以鸟兽体类着作字法,合六书之义,尤能补拾遗漏,而文益备。

帝以史仓化形去世,因虑身世无常,集群臣问曰:“人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相荡,喜怒交攻,故柔脆而多病。神农虽制方药,犹未究极其微。其孰能精详之?”

大鸿曰:“炎帝西访泰壹,始知运气病机。至尊宜广求博访,自有所闻也。”

帝问泰壹在否,太常曰:“峨眉有一隐贤,修真抱道,自称天真皇人。有就而问道者,若以寸木测渊,莫知其止。皆谓天皇上人,或即是也。”

帝遂同大鸿、羲和、岐伯、沮诵、泠伦、荣援、大容等往访,以太常为乡导,寒衰执辔,王冰服牛载粮,留风后、力牧诸臣守国。时帝之十九年夏月也。甯封子、赤将子舆闻帝往峨眉访道,二人趋至河滨见帝,言愿随行。帝许之。

将渡黄河,陡然风雨大作,终日弗息。帝斋戒,夜梦两龙授图。明旦临河俟之,有二大鱼各负一图,溯流来献。帝跪受之,二鱼自去。视其图,皆纵横如篆,无有识者。命沮涌收藏,渡河西南而行,路经轩辕古丘,入拜有熊祖庙。

时天气炎热,帝与七臣步登具茨山洞避暑。有一童在洞口嬉笑跳舞,略无忌惮。帝招入偕坐,以所得之图示之,童亦于袖中出一图授帝。

帝视之,中画一本大芝。问何义,童曰:“此神芝图也。乃道友黄盖子嘱以相赠。”

帝曰:“友可得见乎?”

童曰:“昨与我师居太室讲道,广成大师将会南来,浮丘翁邀师同去,黄盖亦欲他适。知贵人将临荒山,令我以此奉献,观玩自有深味也。”

立起便走。

帝牵草裾问曰:“敢请尊师及道兄大名,好图后晤。”

童笑曰:“我师乃宛丘先生,我之微名不足达也。”

摆脱草裾,穿松林而去。帝叹息不已。

是日大雾,无所问途处。夜半,霖雨如倾,帝与七臣迷留信宿,诸人寻至,俟地燥复行。一路遥望岷山,连亘千里,青城峰高第一,帝封为五岳丈人。

行月余,方至峨眉。帝与众居绝阴下,斋戒三日,步上山洞,恭立门外。

良久,有小童出请,帝整衣入。远见一道翁,笑容迎帝登堂,交拜逊坐。帝述企慕之诚,泰壹曰:“山人遁世已久,何当至尊远临!”

命小童进涤尘汤。

帝饮之,心胸开爽。仰视白玉为堂,黄金为座,华幡四张,异香馥郁,真仙境也。启问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为之奈何?”

泰壹曰:“古之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若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饥而树粟,渴而穿井,不亦晚乎?”

帝曰:“天时有阴阳,人寿有短长,未揣其理,愿闻其教。”

泰壹曰:“夫四时阴阳,万物死生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止,是为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故在气血充足、祸乱不生时,当省性命之源,身心收摄,保养天和,乌有疾病侵凌者乎?君子务防其渐,盖为此也。”

帝更问保和要旨,泰壹曰:“若能行九晨照洞房泥丸之法,检魂魄,制万邪,清静行之,以致真灵之气降于寝室,所谓引三光九星以照百神者也。”

帝曰:“善,正有所问。”

泰壹忽凝神静坐,闭目不言,帝未敢复言。

谛视既久,始怡然而舒。帝从容请曰:“虽聆自养之道,未达济人之术。神农尝药制方,疗民疾苦,余欲以此济世。闻上人具天人之学,敢求指示。”

泰壹曰:“舍近求远,如握鞭觅柳。吾子左右不乏其人,何劳远顾山野?”

帝遍视诸臣,曰:“此中岂有其人耶?”

泰壹笑而颔之,邀帝游清虚境,上白玉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