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座曰:“二公言是。”
皆出位来取,恣意擘开啖食。
独紫庭真人夏禹,手拈一颗,起身连呼曰:“熊,快食桃去!”
台下起阵旋风,现一物,龙鳖身,三足而黄色。禹王投桃与之。
皇覃讶曰:“白猿偷食,致干天谴,此畜何敢擅尝?”
黄盖曰:“禹父鲧入羽渊化此,今禹证果,度归正道,凡食异品,必先奉食。”
蒲衣恻然曰:“唐尧仁德爱民,舜、禹至孝泽及后世。今虽归位三元,未审按司何事?”
乃求元始,为众宣扬,以彰无漏。
元始手执如意,朗声而言曰:“凡勤修苦行者,毋患道之不成,特患功之未满耳!
三子皆建天地莫大之功,为万世君师之法。本自三元真气,今敕为三官大帝。
官者,司也,官天下而无私也。
上元为九气一品天官,处玄都元阳九气七宝紫微上宫,总主上宫诸天帝王、上圣高真、森罗万象星君,每至寅月十五日上元考籍。
中元敕为七气二品地官,居九土无极世界洞空清虚之宫,总主五岳诸神并二十四山川、九地土皇四维八极神众,每致申月十五地官考籍。
下元敕为五气三品水官,来往洞元风泽之气、晨浩之精、金灵长乐之宫,总主九江四渎、三河五海、十二溪真圣神君,每至亥月十五水官考籍。
三元在三界中,上至诸天大神升临之籍、星宿照临国土分野之簿,中至人品考限之期,下至鱼龙变化、飞走潜动生化之目,并俟三宫集圣之时,分别录奏,随孽改形,随福受报,随劫轮转,随光生死。善恶分明,无复差别也。”
鬼臾区稽问曰:“三帝之功成,多赖稷契、皋陶、伯益之力,何以酬其勋劳?天尊并为扬之。”
元始曰:“后稷乃东岳托生,向为太华真人,掌天仙六籍,为东岳天都府君,并赐为大灵苍光司命真君,执掌人间臣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厚薄之事、地狱各案籍簿、七十五司生死修短之期。
伯益即南岳后身,为庆华注生真君,主于世界分野之地,兼督鳞甲水族变化等事。
皋陶是西岳所化,敕为素元耀魄大明真君,主管世界珍宝玉金之属、陶铸坑治,兼羽毛飞禽之类。
契乃北岳转世,今为郁微洞元无极真君,主世界江、河、湖、海、淮、济、泾、渭,兼虎豹走兽之类、虺蛇昆虫四足多足之属。
三元四岳有此宏勋,报之天爵。又令其子孙广衍,先世亦有褒封。此数子者,皆根于黄帝。
因追念黄帝之功,更盛于三元五岳,愿广大,化及群生。其德不可量,其机不可测,故封号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
鬼臾区又启曰:“望天尊详言名号之义,使三界万灵、十方诸圣,莫不赞我天尊之元化也。”
天尊曰:“非谬尔称扬,字字皆合实义。
九者,天道阳数,乃统三十六天之总司也。始因东南九气而生,正出雷门,所以掌三十六雷之令,受诸司府院之印。生善杀恶,下顺人情,盖以九天之名,取阳刚不泯之谓。
应元者,无物不承天体命而生,为善之长,为时之,五行之先也。
雷者,阴阳二气合之而成。天地之仁声,既有雷霆,遂分部隶,予因析为天地水龙社。今之属,乃天之号令,掌生生杀杀之权。动静莫测,万神之奉行也。
声者,生也。万物以雷声震动而萌,所谓天不言以雷代言也。
普化者,上天下地,四维八荒,无不从此而化。
真王者,正一无伪,至大至尊也。真王宰御三界,其道在乎巽方,天中之地也。东南九阳之气,结清朗光。
所居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气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
天有四方四隅,分为九霄,惟此一霄,在于梵气之中。在心曰神,故曰神霄,乃真王按治之所、临莅之都。卿师使相,列职分司,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