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昭公已薨,子顷公遣荀跞纳王于王城。未几,王崩。旗、卷立王兄丐,人呼为东王,朝为西王,如是六年。南宫极为天雷震死,荀跞以诸侯师奉王入成周,朝奔楚。
时孔子已长,身高九尺六寸,皆称为长人。劲能拓国门之关,不以力闻,有圣德。
好学不倦,年十五,志乎大道,鲁君敬慕其名。
十七岁,大夫孟孙厘病,诫其子何忌曰:“臧孙纥有言,圣人有明德者,虽不当世,必有达材。今孔丘年少,好礼,汝必师之。”
厘卒。何忌与弟适来学礼。
年十九,娶宋之亓(qi)官氏。二十岁,仕鲁为委吏。二十一岁,为乘田,是岁生子,鲁昭公以鲤鱼下赐,孔子荣君之贶,因名鲤。
乐师襄善琴,孔子造学,与语片时,襄避席曰:“子圣人也。吾何敢论焉?”
孔子退谓适曰:“闻周之征藏史老聃,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
适言于鲁君,赐之车马侍御,与适等俱至周。
先使子贡往观,既见而犹未言。老子曰:“子之师名丘,相从我三年,而后可教焉。”
子贡返述其言,始执贽进见,老子待以宾礼。孔子越席而坐,适等侍于侧。
孔子再拜,问以性理曰:“丘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耦,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惟达观者,能原其本焉。”
老子曰:“天一地二人三,三三为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
八九七十二,耦以从奇,奇主辰,辰为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
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
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
五九四十五,五为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
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
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二九一十八,八主风,风主虫,故虫八月而生。
其余各从其类,如鸟生于阴而属于阳,故皆卵生。
鱼游于水,鸟游于云,故立冬则入海为蛤。
蚕食而不饮,蝉饮而不食,蜉蝣不饮不食。
介鳞夏食而冬蛰,龁(hé)吞者八窍而卵生,龃嚼者九窍而胎生。
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无角无前趾者膏,无角无后趾者脂。
昼生者类父,夜生者似母,是以至阴主牝,至阳主牡。其性理之然也。”
孔子又问大礼何如?老子曰:“民之所以生,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非礼则无以辨别三纲五常,是故君子以此为尊敬,然后以其所能,教顺百姓,不废其节会。”
孔子稽受教,更欲访乐于苌弘,老子言弘以谏死。
孔子惊叹曰:“弘曾至鲁,观三代之乐,审其音悉当,我尝从问乐理,未得其详,今无所传矣。”
老子曰:“我有徒张姓者,亦善于乐,子可问之。”
孔子请见,乃问乐焉。张为析其义。孔子免席而谢。
老子邀历郊祀社祭之所,考究明堂之法则,审察宗庙朝廷之制度。孔子喟然叹曰:“吾今知周公之圣。”
将进观明堂,道遇刘卷,卷端视不已。老子问其故。卷曰:“昔苌弘自鲁归曰:‘鲁之孔仲尼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龙颡,黄帝之容貌也。修肱而龟背,长数尺,成汤之形体也。言必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其圣人之兴也。’今所见如此,殆或是欤?”
老子曰:“然”
。孔子惶恐逊谢,卷眷恋移时而去。
孔子及睹明堂四门之墉墙,有尧舜桀纣之象及周公相成王负斧扆之图,谓老子曰:“此周之所以盛也。”
入太祖后稷庙,右阶之前,有金人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