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收之矣。凡山川之灵秀者,即仙家之外府,随处可藏,用时便取,不必定贮囊间也。”
安期等拜服。
时有三人拱立于后,皆来作礼,徐巿动问姓氏,公曰:“即厉王时唐、葛、周三谏官,所谓吴三客官也。
善卷隐离里山洞,招三官坐足后,许其石立道成,一坐六百年。
卷赴须弥会,托其守洞,归时石自起立。
卷遣其出游,必有遇合。
前月至庐,见其机法活泼,欲令投一有根行胞胎,试其能悟前因,方可成道。”
正言间,从北空中骑仗簇拥一位真人,下车入谒,乃度世君司马生。
拜毕,启曰:“黄老闻道君言沈羲、茅蒙道行充足,北来召归受职。”
公曰:“沈羲远在会稽,卿可往召;茅蒙在迩,我当令人召之。”
公谓徐巿曰:“汝能自勉,得有今日,不枉当年随我。令汝为迎送使者,可至须弥拜见黄老。”
薄延亦欲同往,三人各乘车驾空而去。
沈羲自蜀归吴年余,适与妻贾氏同载诣子妇卓孔家,归途逢车从数十,皆朱衣,持矛带剑,辉赫满道,问羲曰:“是道士沈羲否?”
羲愕然曰:“何以问之?”
从骑曰:“君有功于民,心不忘道,从生以来,履行无过。黄老、老君遣仙官下迎,授君为碧落侍郎。”
逐一指明曰:“青龙车者,司马度世君也;白虎车者,送迎使者徐君也;白鹿车者,薄侍郎也。”
仰盼车中三仙人,羽衣秉节,捧白玉版、青玉界、丹玉字,以授羲,遂载其夫妇白日升天。
尔时,田间耕者但见大雾迷空,少顷,雾解,车傍一牛在田中食禾。
有识是沈羲车牛,奔告其家,子弟大惊,恐是邪魅引入山谷。
宗族数百人分布百里内外,求之不得。
三君引羲至河上,拜见老君,茅蒙已为唐、葛、周迎至。
时甲申九月庚子日也。
遂命徐巿辅司马君,送羲夫妇与蒙往须弥。
薄延问曰:“奉使入吴,路经离里,意必善卷在洞,何以门径萧然。”
唐宏曰:“吾师与洞庭山舟里先生往来,云是泰伯后,姓周名述,字元道。
先生与甬东鄞县夏黄公有交,公姓崔,名广,字少通。
有一翁,我师同会绮里季者,行高自足,姓吴名实,字子景,吾师年最长,问其姓名,曰唐秉,字宣明,道号东园公。五人常相聚遨游诸胜。”
河上公曰:“四子虽非能左右嶓冢,然欲正名定分,所化生也。”
安期曰:“若非柱石,便无经济,我将东寻智勇之士为时佐命,早除强暴也。”
唐、葛、周亦欲同去,公曰:“安子欲立功救济,是其夙昔之志,尔三子何必东去?当西入咸阳觅一立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