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瞬间脸色一变,他知道土木堡之变会留下隐患,可是这留下的隐患。。。。。。实属是让他太难以接受了!
那宋朝重文轻武是什么下场?明朝土木堡之变后的文强武弱又会是如何?!
【朱元璋时期就确立了文臣统军制度,只不过未成气候。】
朱棣:“。。。。。。”
竟是从文臣统军制度起??
【结果好嘛,一场土木堡之变后,“得益于”
朱祁镇的“功劳”
,开始了文强武弱的道路。】
【甚至到最后还演变成了崇文黜武。】
【再加上明朝中后期出现的几个“奇葩”
皇帝,把这种风气发展到了成熟鼎盛。】
朱元璋:“。。。。。。”
他骤然吸了口气,又是他?
不不。。。。。。明明是土木堡之变的影响更大!
【若是说宋朝的“重文轻武”
之路,是比较平缓的一条线,偶有上下起伏,也不太大的话,那明朝的文臣统军制度,以及土木堡之变后的文强武弱,还有崇文黜武等
,就是一路高歌前进,不过到了明末,啪一下又下去了。】
【毕竟这种“高歌前进”
,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惨,于是明末武官又有所起来,但是总体而言,反正也已经晚了。】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名的武将。】
【这里不欲讲太多,有个想法,等之后某个专题的时候,不如请各朝代都出来“比量比量”
再说。】
历朝历代诸人:“???”
什么比量?比量什么?
【比如各朝代奇葩皇帝,败家子皇帝,末代皇帝等?】
【导致帝国衰落的皇帝奸臣?】
历朝历代诸人:这种不用比!!
【或者拯救帝国倾颓的帝王能臣?】
【还有究竟哪个朝代的能臣武将最强?】
汉朝未央宫。
刘彻直想抓着卫青和霍去病两人举手:这种可以有!
他骄傲挺胸,完全没在怕的。
秦王宫。
嬴政也是来了精神,这岂不就是所谓的人才盘点?
肯定有朕现用之人,但或许也会提起他还未曾挖掘到的人才??
这个好!这个有用!朕很需要!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就更不用说了,嘴角挑起一抹笑,根本没有任何顾虑。
到时候就来吧。
【再说回来,别忘了这些事情的引出,是由于明朝的宦官专权——】
【朱元璋废立宰相之职,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还建立了内阁,只是内阁从一开始只是非法定的咨询机构,但在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了明朝的行政中枢,内
阁之臣被称为“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