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把头嬉笑道:“大人,咱们可以造船……”
杨府尉听了生气地道:“你岂不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造船哪有那么容易?我等既没有工具,更不会造船,怎能造得出船来?再说,我等时日所限,又怎能等得?休要再想这些不着边际之事。”
万把头见杨府尉很不乐,便不再敢兜圈子,道:“大人,你听小民讲,咱们把采伐的大树,做成一个个木排,放进河里,让这木排顺流漂下,只要有人掌排,这些木排只需一两日工夫,便可漂到三山府码头,比那坚车良马还快……”
杨府尉听到这才真正明白了万把头的意思,高兴地一拍手,连声道:“好,好!”
赶忙又双手合十,向着苍天祈祷道:“先王,我等臣子感谢您的佑护,终生不忘您的恩德。”
第二日一早,万把头正指挥着人们往河滩上搬运楠木树,梅参军走过来,心有疑虑地对万把头道:“万把头,我昨夜忽然想起,以前曾听人说过,这种楠木很沉,放到水里会沉底,是这样吗?”
万把头听了心中一惊,道:“大人,你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老人们讲过这事。小民以前从未采伐过楠木,所以把这事给忘了。这可怎么办?”
万把头一时也没了主意。
梅参军道:“能不能砍伐些松树,与楠木绑在一起,帮着他们浮起来?”
万把头摇着头道:“大人,鲜松木本身就已经很沉了。这么多的楠木,那要多少松木才行?”
梅参军也犯了难,道:“这如何是好?”
万把头望着眼前的一棵棵楠木大树,却没有办法运出去,急得团团直转。
梅参军沉思了片刻,又问万把头道:“竹子行吗?”
万把头道:“竹子当然好了,尤其是大竹杆,他是空心的。可是,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大竹竿哪?”
梅参军道:“万把头,那竹子喜水,说不定这河边的山坡上就有。你可遣两路人,沿着河上下游去寻,或许能寻得到。”
万把头赶忙唤来十几个人,将她们分成两伙,让她们带上刀斧,分别向上、下游去寻找大毛竹。
真是神灵相助,也就个把时辰光景,去上游寻找毛竹的人,抬着一根碗口粗细,七八丈长的大竹竿回来了。万把头见了,欣喜若狂,问明情况后,又派了好几十人,随她们再去砍毛竹。到天黑时,已砍来一大堆的毛竹。
次日,万把头指挥着大家,有的用竹竿扎成一丈多宽的三层竹筏,有的在山坡上砍伐松木,有的则在河里用采伐来的松木搭建简易码头。整个河滩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简易码头建好后,人们将扎好的两个竹筏拖到码头边的河里,顺着河流方向摆好,再把四根楠木大树沿简易码头滚到两个竹筏上,用绳子与竹筏固定在一起。然后将木排驶离简易码头,停放在下方的河边。如此,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将二十八棵楠木扎成七个木排。七个大木排一溜的沿河边摆开,只待放排。
杨府尉望着做好的七个大木排,心里由衷地高兴。
晚饭后,杨府尉召集来紫校尉、万把头和响三山等人商议放排之事。
万把头道:“大人,由于楠木很沉,虽然加了竹筏,但每个木排也载不多人,依小民看,为保险起见,每个木排上除有两个伐木人掌排外,至多再载两三个人。”
杨府尉想了想,道:“就依你的意思办……”
又对紫校尉道:“本官与万把头乘第一张木排。你带领剩余人员走陆路,一路上要确保人员安全。”
万把头劝道:“大人,这次放排,不同以往,路上可能有危险。大人还是从陆地上走吧。”
紫校尉也道:“大人,那样太危险,还是属下打头阵,您从陆路走。”
杨府尉道:“自进山以来,本官什么危险没经历过?再说,有先王及神灵佑护,我们必当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本官心意已决,不要再劝。”
大家见杨府尉决心已定,只好依从。
次日,大家早早地起来,简单地吃了饭便各就各位。此时,初升的太阳照的天空中霞光万道。子母河上,碧波滔滔;七个木排沿着岸边摆放。
第一张木排上,万把头昂首站在木排的排头,杨府尉和梅参军、红侍从站在木排中间,另一个伐木人手持竹篙,站在木排尾部。其他木排上,人们也已准备好,只等一声号令,便可撑排起航。
万把头面向前方辽阔的子母河,高声喊唱道:“天苍苍,水茫茫,各路神灵帮我忙,助我木排乘风浪,保我人马一路畅。俗子俗民万山红,鞠躬谢过各神灵。”
万把头喊罢,向着前方,向着左右两侧的大山,各深深地作揖鞠躬。然后,大声喊道:“起航喽——”
万把头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起航喽——”
万把头从腰间抽出砍刀,挥刀砍断牵拉木排的绳子,抄起放在木排上的竹篙,用力将木排向江心,向下游撑。其她掌排人,也已砍断绳子,用力撑篙。木排缓缓向江心、向下游漂去。片刻,木排在滚滚河水地推动下,如脱缰的野马,顺流而下。
七张木排犹如一条戏水的长龙,随波起伏,直向下游驶去。
紫校尉等几十个人,在岸边挥舞着手,欢呼雀跃,呼喊着,向杨府尉她们送行、祝福。
杨府尉站在木排上,放眼望去:前面是宽阔的河面,河水波涛汹涌,在朝阳的映照下,金光闪闪。杨府尉又看两岸:树木葱绿,森林茂盛;群山连绵,山峦叠嶂。
木排进入峡谷,更有另一番景致:山崖陡峭,如斧劈刀削;河水拍岸,浪花翻卷。峡谷上,猿啼虎啸,更显峡谷幽深。
杨府尉目不暇接,情不自禁的啧啧称赞山河壮丽,江山多娇。河水拍打着木排,哗啦啦作响,激起的浪花拍到木排上。杨府尉只顾欣赏美丽山河,浪花打湿了她的脚,溅到了她的身上,她全然不知,全然不觉。
万把头掌着木排,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放声大喊:“哎,我们回家了——”
喊声在峡谷间回响——“我们回家了——”
天黑不久,万山红的木排就来到三山府码头。杨府尉上了岸,立即命红侍从去京都城报信。红侍从借了战马,快马加鞭,来到京都城南门,叫开城门,直奔春尚书府。
春尚书知悉,喜不自胜,赶忙更衣,乘了轿子,来到太师府,向太师禀报。太师听了,也是高兴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