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好莱坞业内也有了华纳天团的说法,这个管理层团队最为强悍的能力,就是以天才般的创意与思维,规避掉电影项目每一个成功要素,为华纳兄弟带来巨额亏损……”
《小丑》票房越高,越显得华纳天团眼光独特。
虽然观看过的影迷数量增多,口碑不可避免的有所下降,但影片的票房走势稳健,没有出现较大滑坡。
北美次周末,《小丑》再收8657万美元,依然傲视北美票房排行榜。
加上之前四个工作日的收入,影片的北美票房累计3。27亿美元。
这一数字,远远过上映十天时的《美国队长3》。
同样是在这一周,《小丑》在海外78个市场同时开画,上映周席卷1。8o5亿美元,全球票房轻松突破5亿美元大关。
2o16年的北美和全球票房年冠之争,渐渐失去了悬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正义联盟》。
这部集合了华纳与dc无数期望的级英雄大作,于1o月下旬公布了乔斯-韦登亲手剪出的正式预告片,正义联盟的六位巨头次在真人电影中集结。
华纳天团的想法,是利用《小丑》所引的dc人物关注度,尽可能的博一波眼球,吸引影迷关注。
但事与愿违,预告片一经布,就招致了漫天的骂声。
哪怕导演从扎克-施耐德换成乔斯-韦登时,外界就有所预计,却仍然打破了dc粉丝们的心理下限。
凡是能看到预告片的地方,都留下了大片大片dc粉丝的差评。
“上帝啊,这是dc的级英雄电影?插科打诨,低俗笑料,单看预告片就是一坨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屎,希望正片会好一些。”
“果然,最担心的事情生了,扎克-施耐德被踢出剧组,影片导演变成了乔斯-韦登,风格完全变了,预告片已经预示了结果,这是一部没有灵魂的正义联盟!”
“光看预告片,我尴尬癌都作了,不敢想象,这么烂的玩意竟然是《正义联盟》的预告片。”
隔壁的粉丝们,则是一片嘲弄。
“如果换掉英雄们的装束,说这是一部复仇者联盟都有人信。”
“dc根本没有找对路,只能走复仇者走过的路,我敢在这里预言,这条路他们连复仇者的残羹剩饭都吃不到。”
“有诺兰和马丁不用,非要跟他们闹矛盾,把他们开除出dc,华纳天团不愧是一群级天才!”
哪怕映前反响不佳,但到了这种时候,华纳和dc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推动《正义联盟》的宣传营销,按计划在感恩节前上映。
只要上映,不管成败如何,总能收回一部分投资。
华纳和dc当然做了很多工作,宣上的投入也很大,还凭借六大公司之一的威势,压下了剧组所有对乔斯-韦登不满的声音,以免爆出负面新闻,对影片带来更多冲击。
原本火药桶一样的补拍剧组,得以保持暂时的平静,如果影片取得成功,每个人能从中获益,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然而,《正义联盟》从十一月初开启的预售,就让华纳和dc的心揪了起来。
北美影迷似乎对这部影片失去了兴趣,或者处于观望态度,北美第一周的预售票房连15o万美元都没有。
这形成了连锁效应,预售接连走低。
一部分专业娱乐媒体指出,《正义联盟》数场试映之后,始终没有解禁口碑。
反观《小丑》,各大网站和媒体在试映时早早就打开了评分系统。
北美电影市场早已有了共识。
提前公布评分的不一定是好片,但把评分压到公映前最后一天还不公布的,影片一定不怎么样。
《正义联盟》直到映式举行,包括烂番茄和ImdB在内的评分,仍没有开放。
华纳兄弟为影片举行了盛大的映式,甚至请来了包括马丁在内,其他所有出演过dc级英雄电影的明星们参加,还努力向《小丑》靠谱。
为了最后一搏,滨田自动忘记了曾经说过的话,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小丑》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也是dc级英雄势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有了例如蝙蝠侠等其他dc级英雄的衬托,才有了小丑的非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