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主公,胜败兵家常事……”
“不,孔明,你不懂!”
刘备猛地转身,神情激动,双目赤红,“此战非天时不利,亦非地利不济,皆因吾之错啊!”
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他踉跄着走到桌边,一把掀翻了桌上的酒壶,酒香四溢,却掩盖不住他身上浓重的颓丧气息。
“想当年,顾泽初至荆州,便献上奇谋,言曹军必至,需早做防备。”
刘备的声音嘶哑,带着无尽的懊悔,“那时,他不过弱冠之年,吾却因他年轻气盛,心存芥蒂,未曾重视他的计策。唉!”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郁结之气全部吐出。
“赤壁一战,若有顾泽在,何至于此!”
刘备痛苦地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赤壁火光冲天的景象,耳边回荡着曹军震天的喊杀声。
他仿佛置身于熊熊烈火之中,被灼烧的疼痛感让他几乎窒息。
“吾错失良机,错失良才啊!”
他猛地睁开双眼,
“若非吾将他驱逐,他岂会投奔曹操?若他仍在吾帐下,以他的奇谋妙计,何愁曹操不破?何愁江东不保?”
刘备的语气越来越激动,他用力地捶打着自已的胸口,仿佛要将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自已。
“吾,悔之晚矣!”
“主公……”
诸葛亮想开口劝慰,却被刘备抬手制止。
刘备颓然地坐在椅子上,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思绪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第一次出现在他面前……
“顾泽……”
他喃喃自语,声音低不可闻。
雨声淅沥,如同细密的针脚,将刘备的思绪缝回过去。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初到荆州的少年,身姿挺拔,眼神清亮,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那时,顾泽侃侃而谈,指点江山,提出了一系列抵御曹操的策略。
刘备记得他当时描绘的场景:荆州城墙加固,旌旗猎猎,士兵严阵以待,长江之上战船如梭,火光冲天……
“主公,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得之便可顺江而下,直取江东。我军需早做准备,加固城防,训练水军,方能抵御曹军。”
顾泽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清澈而坚定。
刘备甚至能回忆起当时顾泽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指点着各个战略要地,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他还提出了火攻之计,”
刘备喃喃自语,只可惜……
”
刘备的语气中充满了遗憾,他想起顾泽曾详细分析过长江的地形、水流、风向,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实施火攻。
当时的他,只觉得这少年过于狂妄,竟敢妄言火攻曹操百万大军。
刘备的目光落在窗外淅沥的雨水上,雨滴敲打着窗棂,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珍珠落玉盘。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顾泽站在他面前,语气恳切地劝谏他重视备战。
烛光摇曳,映照着顾泽年轻的面庞,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一切。
“当时,我却……”
刘备的眉头紧锁,脸上浮现出一丝懊恼之色。
他想起自已当时是如何轻视顾泽的建议,认为他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根本不懂兵法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