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静没来过码头,他到得早,程唯山和曹致远都还没来,空等无聊,他便开始打量码头风景。
河面上除了来揽客的客船之外,还停留着数艘返岗的货船,但见每艘船上都放满了的各色货物,又有码头搬工来来往往的卸货,一片繁忙景象。
何文静看着码头忙碌的场景,觉得现在这个夏朝的民生还是挺不错的,连这个小小的清源县都有种繁华初现的感觉。
又等了一会,看时间差不多了,何文静也有点着急,不知道这两人怎么还没来。
刚转头,就见到了向码头而来的两辆马车,其中一辆的车帘被撩开,程唯山正在催促车夫加快度。
总算到了,何文静轻舒一口气。
等他们下车搬东西时,何文静总算知道他们为什么来得这么迟了。
他们带的东西真的太多了。
而且因为带的东西多,两人还各带了一个书童,其中程唯山还带了一个家中的管事。
“文静,让你久等了,我娘临出门时拉着我又添了些东西,然后又替换了些东西,所以耽搁了点时间。”
程唯山挠挠头,不好意思的道。
此时曹致远也摇着扇子过来致歉,他的书童正把东西从马车上搬下来。
“没关系,咱们约定的时间还没过,我看你们没来,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既然无事那就好。”
何文静身上只有两个包袱,一个装着替换的衣物,一个装着几本书和笔墨纸砚,他实在想不出两人是怎么收拾出来这几大箱的。
“几位少爷不如先到船上等着,码头风大,要是着凉了就不好了。”
跟着程唯山来的是他娘的陪房管事,专门来替他打点生活琐事的,此时见三人还站在码头聊天,不由得出声提醒。
“对对,咱们先上船吧,这里风大,来往的人也多,确实不是说话的地。”
程唯山听到管事的话,就拉着二人就往船上去。
这艘客船是专门跑临安府的,巳时初刻开船,此时虽然还未到开船时间,不过船上已经有不少人了。
此时程家管事正指挥小厮书童给两人搬东西,何文静三人就在船舱中说话。
“文静,你怎么就一个人来了,而且还只带了两个包袱”
程唯山坐到自己的床铺上,边伸着腿放松边问道。
“我之前来县城也是一个人,所以就想着去府城不过就是换个地方而已,我一人足矣。况且就像你看到的,我就带两个包袱,不过就是些换洗衣物,实在不必再多带一人。”
何文静解释道。
他上辈子读书时,就经常一个人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辗转到外地上学,已经习惯了力所能及之事就自己做。
况且就算现在到了古代,治安虽然可能不会像现代那样好,不过有人同行也差不多了。
倒是程唯山听他这样说有些不好意思,他之所要带书童出来就是因为需要人给他洗衣服,以前在书院读书时,他的衣服也是带回去洗的。
至于管事,那是他娘怕他吃不好住不好硬要他带来的。
“下次我也不带了,还是文静你这样好,既简单又不累赘。”
程唯山有些懊恼的道。
程管家听到自家公子这样说,一抬眼就向何文静看了过去,欲言又止。
何文静看他眉眼官司,知道程唯山这是想歪了,赶忙道“你可千万别这样,我是在家中做惯了的,你跟我又不一样,要是以后你因为做这些事,耽误你考试怎么办那才是得不偿失了。”
程唯山想象了一下自己洗衣服的场景,也觉得自己做不到,便只好打消了念头。
其实他会这样想,也是因为何文静实在太厉害了。
那天放榜回去,本以为他爹肯定会好好夸奖他一番,结果听说他朋友比他还小一岁,却能考中案,把他好一顿奚落,又让他好好跟人家学。
他这不就是好好学来了吗不过好像方法没用对。
何文静见他听进去了,也放下心,转而谈起了应考之事,三人就在舱中就府试讨论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1诗句摘自陶公归园田居其三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