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说道,“听说城外的善化寺的香火很灵,两位世子可以上香祷告,为贤妃娘娘祈福。”
建章院里,那日松和旭日干站在正厅里。曾王坐在黄花梨的椅子上喝着奶茶:“你母亲我也看过几次,一个月过去,你母亲的样子我也很着急,骁骑将军也找来大夫看过,的确是没有好转啊。你说在婉如五七去善化寺去上香,为婉如祷告,给你母亲祈福,我觉得很好,让佛祖保佑你母亲吧。”
那日松说道:“我已经让侍卫陈景到了善化寺,已经和住持定好了,住持会给婉如做一场法事,祷告婉如的亡灵早日转世投胎,让母亲早日安康。”
“旭日干年纪小,路上一定要小心。”
曾王嘱咐道。
第二天一早那日松和旭日干来到善化寺。善化寺是乌峰城有名的寺庙,香火一直很旺盛。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红的朝霞之中。寺庙中有一尊释迦牟尼的塑像,旁边有几个和尚一边念经,一边打坐,墙上还有“南无阿弥陀佛”
六个大字,一看就知道有一些年头。那日松和旭日干带几个侍卫走进寺门,跨过门槛,迎面是前来迎接的住持,道空大师双手合十作揖说道:“两位世子前来,善化寺的香火更加兴旺啊!”
那日松双手合十还上一礼说道:“辛苦大师为了给亡妹做一场法事,让妹妹的亡魂早日度,还要在佛祖面前给贤妃娘娘祈福,今日讨饶大师了。”
“大世子何须此言,贫僧已经给婉如格格抄写十份《金刚经》做法事时一起焚烧,为格格祈祷。请两位世子放心。”
道空大师说道。
法事做完后,两位世子来到善化寺的正堂,跪在铺垫上为母亲虔诚地祷告:“佛祖在上,母亲因妹妹亡故得病,久病不起,今日来到善化寺,我兄弟二人为母亲祈福,祝母亲早日康复。”
说完两人在佛祖面前磕头,两个人共同拿起签筒,一起摇动着。”
哗哗,哗哗“签筒中出阵阵声音,一只签从中跳出。旭日干拾起签双手送于道空大师手中,道空一手拿签,一手捋着胡须,念着签上的文字:“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兄弟二人不懂签上的意思,有些紧张,不知是凶是吉。道空大师说道:“这签是一句宋诗,是李清照的《病起萧萧两鬓华》,是李清照大病出愈所写,正与贤妃娘娘的境遇相同。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讲的是李清照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此签是上上签,贤妃娘娘今后可以有时间看书,生活悠闲了,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
听到母亲的身体会好,两兄弟大喜过望:“辛苦大师告诉我们,怎样让母亲康复。”
道空大师说:“就在这:门前风景雨来佳,雨中一定有玄机了,可遇不可求,就要看两位世子是否幸运的找到了。”
“多谢大师的指点,今日讨饶大师了。”
那日松听到母亲能康复心中有喜,但有不知:门前风景雨来佳,是何意?”
只是觉得要马上回去告诉父亲和舅舅。
侍卫陈景在一旁禀报:“回禀大世子,三世子,外面的天色不好,要下雨了,请两位世子回府。”
“雨,下雨啦!”
旭日干高呼着。那日松也是心中一动,难道这就是大师说的有玄机的雨吗?那日松、旭日干和几个侍卫骑马准备出。
早春的雨是静默的,刚开始还是牛毛细雨,不想穿过一片树林雨突然大了起来,陈景拉住缰绳对那日松说:“大世子,雨越来越大,前面是王府的庄子,到庄子里避避雨吧,不要让三世子生病。”
那日松答道:“好的,前面庄子避雨。”
庄子的张管事知道两位世子来到,有些猝不及防,快步来到门口说道:“不知两位世子前来,庄子都没有准备。”
那日松说道:“张管事,不用准备,只是雨下得有些急,这里距离城里并不远,我们避避雨就赶回去。”
那日松和张管事说话时,旭日干早就跑到庄子里玩起来。此时雨稍小些,旭日干绕过一栋房子,在一片树荫下突然看到一个小女孩,样子瘦瘦的,走路有些歪斜,两只手在前面乱抓,好像看不到的样子。旭日干一下子魂飞魄散,眼前的人难道不是妹妹婉如吗?
旭日干转身,向后跑,嘴里大叫道:“婉如,我看到婉如了。”
他的声音吓到了那日松和侍卫陈景,一众人闻声找到旭日干,此时的旭日干脸色惨白,指着前面说:“哥哥,我看到婉如了。”
那日松终究还是一个孩子,陈景走在前面带着那日松,终于看到了,看到了,一个瘦瘦的盲女,样子有一点熟悉,最熟悉的就是在空中乱抓的双手。
“这个孩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