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四妃之間各有各的矛盾,大家相處得都不怎麼樣。
馬佳芸蘭一開始和惠妃矛盾最多,然後德妃後來居上,宜妃一直排在末端,畢竟與宜妃的矛盾基本在都消化在後宮內部,不涉及朝政,更沒有過多蔓延至彼此兒子身上。
馬佳芸蘭覺得這個結果還可以接受,郭絡羅姐妹要麼本分要麼聰明,比前世的蠢貨強多了。
在後宮最怕的不是有野心的對手,而是和她住一宮打雷會被連累劈到又蠢又壞的人。
光是這一連串的形容詞便知馬佳芸蘭當時情況有多糟糕,即便前世已經把敵人壓得不能再死。
她是個不容易情緒起伏的人,現在回憶起來——
嘖,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馬佳芸蘭心情舒暢,從坤寧宮回鍾粹宮的路上還有雅致多看一眼其他宮殿院裡出牆來的樹枝。
一回鍾粹宮,便讓人先去打掃側殿,準備搬家。
馬佳芸蘭的東西其實挺多的,而且很雜,衣食住行,甚至還有宮女、太監,塔娜那裡也是一堆。
但鍾嬤嬤很靠譜,宮人們個個手腳麻利。
且馬佳芸蘭從現世學了一些基礎管理法,比如表格登記、崗位細分責任人等,如果用這些辦法管理宮務,那麼她的東西和宮人也就不算多。
一切有條不紊。
馬佳芸蘭還有時間去庫房點一圈自己的財務,前世她是沒這個習慣的,這不在現世見過的藝術品少了嗎?
瓷器、玉器、金器、翡翠、寶石、珍珠、珊瑚、綢緞、錦緞……在她的眼中通通都布靈布靈的,閃閃發光。
馬佳芸蘭生了個好相貌,入宮以來一直很受寵,這麼些年,從康熙的私庫里摳來不少的寶貝,拿到後世都可以開一個博物館,而且女孩真的有不喜歡精美飾的嗎?
除了不太固定的打賞,馬佳芸蘭還有俸祿,庶妃的俸祿比未來更高些,一年1oo兩銀子。
銀兩不算多,但除了銀子,還有衣、茶、瓷、碳、胭脂、冰、鮮果、食材食物等其他物資供應。
而且因受寵,內務府不敢苛下她物資或以次充好,基本上都挑上佳的發她,額外花銀子的地方也減少,66續續也累積了一筆小財。
這真的只能算小財。
還是要往上爬啊,往上爬了俸祿更高,但俸祿再高也有限,爬高有固定見宮外額娘的機會才是重中之重,「開源節流」多開源為上。
庶妃通常只有皇上、太皇太后等開恩,庶妃才能見到宮外的親人。
而皇上很少開恩這個,前世馬佳芸蘭見的比現在多多了,這輩子只在康熙六年冬至見過一次。
上輩子見的多原因是承瑞他們,這輩子生塔娜時皇上夭折的孩子只有張格格一個,倒是失了一次時機,不過這也非壞事,未來日子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