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大唐好圣孙齐齐读 > 第275章 阿翁真不愧是太宗文皇帝(第2页)

第275章 阿翁真不愧是太宗文皇帝(第2页)

听到李象的话,三女的眼神一下就暗淡了下来。

啊……本来还以为能凑到殿下身边呢。

既然李象已经这么说了,那裴雪青也没再多说。

本来还想着给她们仨制造一些机会呢,看样子……这机会是凑不上去了。

当天晚上,李象仍旧是留宿裴雪青的房中,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

第二天一早小象来到京兆府后,便召集了一群兄弟和属官。

兄弟们当中,程处弼已经和裴行俭离开,目前应该是在登州;萧守道则在血吸虫病痊愈后又回到了南方,继续种植甘蔗,并且带人在当地指导扑杀钉螺。

李象其实本来想推广普及喝热水的习惯,但奈何现如今的大唐能源严重不足,能吃上熟饭已经很勉强了,不喝生水多少有点强人所难。

现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北方煤炭的开采,以及运力的提升。

想要运输煤炭,光用马车肯定是不行的;如今又没有铁路,运力大且便宜的运输方式,也只有水运。

从辽东往长安,用海运明显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只能选取运河运输的方式。

然而杨广开凿的运河,在隋末就已经堵塞,直到大唐一统天下之后,才又进行了多次的疏通。

说起隋唐大运河,后世把杨广抬进网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历史教材把京杭大运河扣在了杨广的头上。

按照教科书的说法,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道于明清”

但实际上,隋朝开通的叫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则是人家忽必烈下令开凿的。

上偷一千年春秋到南北朝,下偷带元,属实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北方的钢铁和煤炭可以通过海运到武清(津),再通过海河进入大运河,而后一路到洛阳,倒也不失为一個不错的选择。

“草原上生的事,想必大家已经听说了。”

李象对少年们说道:“如今圣人任命我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兼河南道、河北道大行台,自然是要北上都督军务,不知你们谁愿意和我一同前往幽州?”

听到李象的问话,众人纷纷踊跃表示要一同前往幽州。

“同去,同去!”

韦待价嚷嚷道。

“兄长既然亲往幽州,那小弟自然也要随同前行。”

李景仁也叉手说道。

“俺也一样。”

尉迟循毓举手说道。

见众人纷纷表示同意,李象再次说道:“这一次北上,可不是过家家,你们身为我最信任的人,自然是要被安排到任务繁重的地方,肩负起重任。”

“没问题,兄长您放心安排就是。”

韦待价一拍胸脯。

“具体的任务,等到了幽州之后,结合当地实际再行安排。”

李象颔说道:“你们要做好准备,若是谁出了岔子,可别怪我收拾你们。”

话虽然说的不是很严肃,但少年们都认真地听了进去。

“京兆府的事情,我会留下升之和观光在长安协助权长史。”

李象继续说道:“这两天,景仁你先把事情和他们交接一下,该暂时交给高阳姑母托管的,就交给她;升之和观光能负责的,就暂时给他们。”

“是,兄长。”

李景仁应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