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谭琳琳再次回到桂芳家的时候,桂芳和铁贵已经下工回来,一家三口正在炕上吃着午饭。
桂芳看见她进来,立马友好地招呼道“谭知青,要不你也过来一起吃点”
忙了一上午,谭琳琳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便也没有客气直接坐了过去,桂芳给她盛了一碗糊糊,拿了一个杂菜饼子。
谭琳琳拿起饼子一咬,差点被硌掉后槽牙,她把嘴里的饼子吐到桌子上“咋这么硬呀。”
桂芳和铁贵一愣“不硬呀。”
一旁的三娃正狼吞虎咽地吃着饭,他把最后一口杂菜饼子塞进嘴里,并喊道“娘,我还要一块”
桂芳挠挠头“真的不硬呀,你看我们三娃不也吃得很好嘛”
谭琳琳觉得桂芳和三娃就是故意的,火气一上来,干脆不吃了,她把饼子一扔直接跑回了自己的屋里。
桂芳有些摸不清头脑“这是咋回事是我今天做得不好吃”
三娃立马拍马道“我娘做的最好吃”
铁贵叹了口气道“不用理她,估计是一时间适应不了咱农村的生活。”
下午的时候,几个知青相聚去收拾知青点,谭琳琳哭着把中午的遭遇说了出来。
田甜羡慕道“你就知足吧,我今天中午就吃了一个窝窝头和一碗小咸菜。能吃上杂菜饼子和糊糊已经算是好伙食了。”
洪河也符合道“我今天中午就喝了一碗糊糊,人家让我多喝我也没脸喝,毕竟咱手里就那么点粮食,能和人家搭伙吃饭已经算是占人家便宜了。”
田甜“对呀,我还想等有时间去山里给人家拾点柴火,采点山菜,不干点什么的话总感觉心里有点不得劲儿。”
其余几人虽不表言论,但事实也确实如此。
谭琳琳傻眼了“你们都和他们搭伙吃饭了”
田甜“对呀,要不然自己开火多麻烦呀。谭琳琳,难道说你还没把粮食交给收留你的那户人家”
谭琳琳“”
田甜更加羡慕了“那收留你的人可真好,还请你吃午饭。”
谭琳琳真心不想和她说话了,她掉过头自顾自地拔着草。
但她还算是把田甜他们的话听进心里了,审时度势之后,她还是屈服了,晚上回去的时候,从行李箱里拿了一颗大白兔塞给三娃,算是和解,啥对不起的话她可说不出来。
三娃眨眨眼,不知道该不该收下。
桂芳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便做主让三娃收下了,晚饭她也顺带了谭琳琳一份。
第二天,谭琳琳便去供销社买了5斤白面,5斤大米,连带着村里的粗粮一并交给了桂芳。
桂芳也是实在人,不眼馋不贪图,每天都单独给谭琳琳开小灶,宁肯麻烦点,也不把两家人的粮食混在一起。
转眼间,知青们来山西村已经有一周了。
他们每天都跟着村民们一起下地干活,虽然还没能完全适应乡下生活,但作息习惯已经开始像个老农了,毕竟每日的劳作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也没闲工夫风花雪月,抒志向了。
虽然知青们在农事上不咋擅长,但干活还算积极主动,村长把他们的努力都看在眼里,特意给他们放了一天假,让他们好好休息。
知青们还没去过山里,所以下午相约一起去山上溜达溜达。
听说山上有野鸡野兔,要是能撞上大运捉住一只打打牙祭,那小日子就不要太美了。
他们问村民借了一个背篓,一路往山上走,时不时地采点山菜菌菇。
田甜跟着乡下的外婆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能分辨一些能吃的菌类,自然就成了主力军,被前呼后拥地往前走。
谭琳琳很是不屑,但也只能跟着大部队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