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需要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来让自己的心有处安放,从而减少孤独的感觉。
因为害怕孤独,促使我们不断的去做事情,来填补自己这颗空虚的心。
每个人解决孤独的方法都不一样,就比如有人是寄托于婚姻,有人则寄托于工作,而有人则寄托于宗教信仰,甚至明星娱乐等等。
当因为婚姻无法寄托时,我们会有一段时间的孤独和难过,因为此刻心从婚姻上脱离,还没有找到更合适的依靠,但在一段时间后,我们的心会重新找到一个寄托的对象,从而化解心中的孤独。
之所以,我们会从恐惧孤独慢慢到习惯孤独。是因为,自己的心,找到了新的寄主。
心总是需要依靠的,也就是我们总是会停留在某一个“相”
上。
一旦这个“相”
生的变化,心也就会跟着生变化,就会生起各种各样的情绪,从而给自己带来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
要减轻心与相的纠缠,就要明白一切相都是会变化的,没有什么相会一直存在,都是梦幻泡影,都是东风闪电。
《金刚经》中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应当多去念诵这句偈子,时刻提醒自己,当下所经历的相,并非是真实存在的,并非一直都在,它会生变化,因为这一切都是无常的。
只要时常如此去提醒自己,去观想,去修持,假以时日,就会使自己慢慢的与相脱离,不论这个相如何的变化,自己的心也不会轻易受到影响,从而做到如如不动。
我们做一切,都是因为害怕孤独,但越是害怕,就越容易感受到孤独,因为我们不断追求的,都是自己缺少的,而越是追求,反而越会缺少。
当心能与这些外相分离时,也就不会因为失去而孤独,也不会因为得到而恐惧。
得到了,恐惧失去;失去了,又会因为孤独而焦虑不安。
失去还是得到,本为阴阳,人这一生所经历的一切,都是阴阳的转换过程,有得就必然有失,有失也必然有得。很多时候,得到也就意味着会失去,我们应该明白,这些都是会失去的。
就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但不论多长还是多短,最终都会失去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且能时刻这样去提醒自己,当遇到一些事情时,就如此告诫自己,一切烦恼,都能降服。
如果心寄托于婚姻,就会因为婚姻的好坏而跟着起伏。
但要知道,婚姻也好,工作也罢,都不过是为了让心有处安放。
如果把心放到这些无常的事情之上,心也必然会跟着变化,也会跟着无常。
如果把心放到有常的真理上,不论外界怎么变化,自己也不会跟着变化。因为心不动,则一切不动,心动则一切都动。
何为有常的真理?
这就是智慧了,就比如阴阳的思想,因果的思想,四圣谛,四法印等等。
信仰本身也是一种心灵的依靠,就和追星是一样的,但明星是会变化的,所以心也会跟着变化,而信仰是可以不变的,是可以长期的,是可以让心长期处于一个定的状态,而生出种种智慧来。
可以多念诵《金刚经》,这是一部可以完全降服烦恼的经。
也可以多念诵《地藏经》,这是一部可以消业,知因果的经。
诵经,就是自我加持,就和上班前喊口号是一样的效果,我们需要这样的加持力。在经典的加持下,可以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处于平静的状态之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就和六祖慧能所讲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感恩邓老师精彩的分析和分享,欲知精彩故事,请听明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