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就要给几人下跪。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洛晴空忽然站起身来大喊道:“这件事我做主,一定帮你达成!”
小五:“。。。。。。。”
杨志:“。。。。。。。”
小六和小七捧着瓷碗喝着热水,瞅着洛晴空,只感觉很有趣的样子。
海平面上先是散出道道光芒,起初只是点燃了一小团云霞,可是没过多久,黑夜忽然不知道怎么就消散无踪,耀眼的朝阳一下子就从海中跳将出来一般,瞬间天色大亮。海上密密麻麻的船只全都在这一刻避开了十二号码头,直直的让出一条通道。
一艘庞大无比的巨船从远处的朝阳中驶出,如同斧子般的船底劈出两道巨浪径直向码头而来。
“浮海有山川,见者皆惊叹。破浪胜鲲鹏,九桅十二帆!”
纵使这般场景见了多次,杨志依旧还是目眩神迷心神荡漾。
“这就是今日你们要搭乘的宝船,咱们大颂的宝船!”
杨志面上的胎记都从青黑变成了暗红。
“将军,李应李总管前来巡营!”
亲兵在大帐门口请示道。
董平急忙将手中正在擦拭的双枪插进枪架,整理了下身上的甲胄,就要出去迎接。
李应已经径直走了进来,一把扶住正要下跪行礼的董平:“董统制,无需多礼,且坐下说话吧。”
将李应奉到上座,端上热茶,董平坐在下,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秦明无事。”
李应喝了两口茶水,便将茶盏放在一边,环顾了一下帐内的摆设:“观一将便知其兵,董将军双枪技法闻名已久,若是平日里有此机会,李应定然要讨教。”
“只不过正逢多事之秋,咱们这大颂飞地平安太久了,可剧变即刻间就会到来,董将军,可愿为童大人冲锋陷阵?”
李应微笑道。
童大人三个字,在李应的话语中特意加重了语气,董平听得明明白白:“回总管,董平能有今日,全都依仗监军大人的提携,和李总管的美言,董平只空有一身厮杀本事,今番哪怕是要去冲杀建州,董平亦万死不辞!”
李应起身走到枪架旁,抬手放在木框上,一支长枪便铮然一声弹出,李应凌空握住,舞了个枪花:“兵器乃是凶物,凶物若是见不到血,时间久了,就成了废物。”
“董统制,两营步骑,共计兵官何几?”
李应将长枪抛入枪架,回身问道。
“回总管,左营步卒四百七十一人,骑兵四百一十三人;右营步卒四百六十三人,骑兵五百零九人,战马合计一千一百五十六匹,另有兵器铠甲及大型重型军械满备,多出无数。”
董平抱拳道。
“今夜拔营而出,以王庄原址为驻地,后续监军大人会以新义府名义征调民夫和工匠前去筑城,董平,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那个计划么?”
董平虎目圆睁:“可是鹰击长空?”
“大人心智凡脱俗,一步棋隔了十年才落子,这一子,定会让天地为之动荡,你我只是那些飘散的灰尘颗粒而已,如此,你可还愿万死不辞?”
“大人乃是天上之人,董平不求一见,只甘愿做灰尘颗粒,做监军和总管的长枪!”
李应叹了口气:“我和监军大人也是如此,行了,去准备吧,以后的事情连我也看不透,董统制,你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