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皇帝的叶璃,
太清楚,世家拥有着怎样的力量。
尤其是那些传承数百年,在整个国家开枝散叶,门生遍地的世家,
哪怕是叶璃自己,也不敢动。
就比如蔡坤。
先前与匈奴交战失利,再加上高权的叛逃,叶璃已经将高家上下彻底灭门,
但是对于蔡家,叶璃根本不敢动手。
以至于,
现在心中对蔡坤已经厌恶之际,但对方依旧坐在丞相的位置上,稳如泰山。
之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蔡家的声望,
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如今的朝堂之上,有过一半的官员,都或多或少跟蔡家有关系。
也就是说,
如果今天叶璃对蔡家动手,很有可能第二天就被群臣架空。
虽然说科举的出现,极大的削弱了世家的实力,但对方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传承数百年,又岂是一个科举就能撼动的。
毕竟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里,
知识,往往掌握在上层权贵的手中。
即便开启了科举,
也没有平民百姓会选择这条路,因为他们负担不起,一个完全脱产的人去读书。
所以能选择这条路的,最起码也是寒门。
这也就意味着,
那些上层的世家权贵,只要培养自己的子女读书,日后一样能继承自己的权利。
只是这份权利,被科举分出一部分,给了寒门子弟而已。
然而现在,韩子安在这样的基础上,选择了建立学校,试图让所有平民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
并且借用了现代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概念,
让有天赋的学子,都能继续读书。
至于说没天赋,那么在回家务农,或者选择其他路也可以。
问题是,
韩子安这样的行为,
几乎是将世家,彻底得罪死了。
虽然在寿春一役中,韩子安一举歼灭了世家的私军,并且毫不留情的将那些世家连根拔起。
但是,
整个楚国上下,
也并不是只有那几个世家。
而且除了朝堂之外,在各个郡县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地方豪强的身影,
这些人也就是所谓的乡绅世豪,
虽然势力不及世家庞大,
但所触及的范围,遍布整个国家的各个角落。
变法能否落实下去,也需要看这些人配不配合。
可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