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南朝不殆录女主 > 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第2页)

第44章 国子求学后篇(第2页)

比如二月沈泰叛逃一事,当时侯胜北认为此人就是纯粹一个卖主小人而已。

可是为什么沈泰会在这个时机叛逃,究竟是由何触的,却是一无所知。

等到在国子学进修数月,侯胜北回过头来重新阅读陈霸先问罪沈泰的诏书,才若有所悟:

“汉口班师,还居方岳,良田有逾于四百,食客不止于三千……若有男女口为人所藏,并许诣台申诉。若乐随临川王及节将立效者,悉皆听许。“

嗯,沈泰有良田四百,肯定不是亩是顷,否则怎么养得活三千食客。

四万亩地,亩产三石计,年收十二万石。

乖乖,一个二千石的刺史就有那么多的粮食收入,朝廷那点俸禄根本看不上啊。

劳力一日食六升,一月需粮十八斗,一年就是二十余石,十二万石可养五、六千人。

贪官无疑了。

小时候无知,听故事里动不动就起十万大军,现在明白了就连养活数千人马都颇为不易。

侯胜北忍不住想回家问问,阿父食邑的西江县产粮多少,够不够养得起自家部曲。

转念一想,嗐,始兴郡那庄子那片地,不都是自家的嘛,那时候就已经养得起千人了。

阿父历任兰陵太守、南徐州刺史,带的兵越来越多,不过直属部曲也未五千之数。

怪不得上次出阵,须得汇合吴明彻、沈泰、周铁虎、程灵洗等人,才有两万军力。

然而各路人马如果不能齐心协力,难免出现指挥不灵,温存实力不肯死战的问题。

这就是部曲制的天生缺陷吧。

现在的侯胜北,一时还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

再撸一撸事情的先后次序。

临川王陈蒨去南皖,名义上是提防王琳,可是已经有司空侯瑱都督诸军,陈蒨去南皖是干什么呢?

男女口为人所藏……随临川王及节将立效。

陈蒨是去清查人口,收编部曲的吧。

怪不得沈泰要叛逃了,这卖主小人,陈霸先秋后算账,收拾得好!

兜兜转转一圈,虽然又回到了原点,最后还是凭借感情好恶看事情。

不过原来朦胧的世界,在掌握了知识之后,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展现出新的一面,这一现让他欣喜不已。

……

经过数月的观察,陈霸先应该对众人的表现感到满意,安排了一个新的任务。

此前各家的部曲旧兵,一部分人66续续逃回了建康,陈霸先下令交还所属统御。

南朝兵制为部曲制,一国军力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各家私兵,和北朝部落兵制有相似相通之处。

部曲制的起源有三:

其一以宗族为核心,杂糅附从宾客、乡党以及流民,筑坞自保称霸一方。

如三国许褚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李典从父李乾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

其二为宗贼部党。主要是一些平民,为躲避战乱或拒服租税徭役而逃入山林之地,聚集在一起形成部曲。

如二百多年前纵横北方的乞活军,就是兼具官民两重性质的武装力量。

其三为寒族侠士凭借名气招募的义从。

如东吴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

而南朝自三国东吴起,部曲制又有些许特殊之处。

孙氏是外来势力,对本地豪族基本采用授兵、奉邑、复客的优待拉拢之策。

授兵又称给兵,一般起授二千人,骑五十匹。

奉邑是随着授兵,划拨提供军赋食邑的地区,此片区域的税收就是军队的军费,往往是由该将领担任太守。封爵越高,能够养活的兵自然就越多。

侯安都封西江县公,此前又任南徐州刺史,这就是侯家部曲的财政来源了。

复客是赐予兵主的私家佃客,不出租役,只对兵主负责,属于私家势力。

授兵与奉邑国家有权收回,复客则不随授兵奉邑易主而转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