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北接汝颍,南通合肥,达濡须口,直抵建康。又有沘水、皖水南连皋城、皖城,为建康上游门户。”
地利,第三回合还是平手。
“北周为鲜卑贵族、关陇豪族、边军镇将联合,八柱国主政,各有所恃。宇文泰在时,尚能统合一处,如今宇文护掌权,即有楚国公赵贵被杀、卫国公独孤信逼死,八柱已折其二。宇文护才能威望不及其叔,而欲一家独大,此后必有不服者,为我可趁。”
“北齐与北周同出六镇一脉,皇亲宗室、北镇勋贵、关东豪族彼此制衡。高洋倒行逆施,荒淫无道,群臣恐怖。南助萧庄,北筑长城,士马死者数十万。虽有弘农杨氏为宰辅,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然臣民惶惶不可终日,其势必不可久。”
人和,第四个回合依然是平手。
两人各抒己见,辩了数轮不相上下,到了最后的军争一环。
而两人彼此本就是同窗好友,更是惺惺相惜,不由相视一笑。
侯胜北伸手示意,还是让荀法尚先讲。
“北周以均田制为基,建府兵制,收私兵为国所用。柱国、大将军、郎将三层指挥体系分明,统辖清晰。宇文、贺拔、赫连、达奚、尉迟、长孙、侯莫、独孤、叱罗、于、韦、李、杨各家良将辈出。长此以往,军力必然大增,不能任由其展。”
“北齐修缮甲兵,简练士卒,齐主左右宿卫置百保军士,每临行阵亲当矢石。又简华人之勇力绝伦者,谓之勇士,以备边要。设六州大都督,将六镇流民侨置于恒、朔、燕、云、蔚、显六州,拱卫晋阳,战时出征。内骑兵曹掌北镇骑兵和六坊之众的鲜卑军为主力,外兵曹掌汉军步兵为协同。窦泰、彭乐、高岳、高昂、慕容绍宗等名将或战死或被杀,日渐凋零。如今以斛律光、段孝先为定国柱石,两人独木难支,难敌北周与我朝两面夹击。“
军争,第五个回合最后仍然没有分出高下。
……
众位重臣听这两名少年各抒已见,讲的内容如何空洞生硬脱离实际且不论,对于北朝的情况有所了解,至少是有点见识。
而且这般年纪能够讲得有凭有据,可见学业是下了功夫的,纷纷点头称道表示肯定。
却听得陈霸先道:”
你等说起北朝头头是道,也点评一下我朝军力和将领呢?“
荀法尚沉默了,他随父亲新投未满三年,不敢妄自评论位居其上的各位将军。
侯胜北却是个无所谓的,思考了一下说道:”
陛下于十年前起兵于岭南之时,兵不过万。六年前白茅湾会师之时,兵力已有三万。两年前抗击北齐,全军五万五千。而现在能够出动五万大军仍有余力,我朝的实力增长是确实可见的。“
”
然而北周北齐任何一国,都能出动二十万以上的军力,我朝相比之下仍是大有不足。况且北朝坐拥骑兵十万,我朝骑兵不过千数,相差悬殊。”
“步军或是南北实力相当,我朝只有水军远远凌驾北朝之上。所幸无论是巴蜀、荆襄、两淮,都有水军用武之地。“
”
步军克骑,前朝刘裕已有先例,北朝铁骑并非不可战胜。我朝应训练出一支步军强兵,如白毦兵、无当飞军、解烦兵、北府军等。以及,“
侯胜北停顿一下,缓缓说出了一个传说中的名字:”
七千白袍军。“
“至于谈到陛下的麾下诸将。”
”
侯瑱司空曾为一州方镇,身经百战。周镇南刚猛无俦,徐镇北善于画策。”
“臣父用兵果敢,然则喜好偷袭。“
陈霸先和众位重臣听他说起自家阿父的战法习惯,都是一笑。
侯胜北偷眼看了一下阿父的表情,还好,没有生气不高兴的样子。
他继续道:”
几人都可为方面之将。只是若要北伐,须得一名统帅协调各将,此非陛下莫属。别处不敢说,在水网纵横之地,我军必然所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