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带着系统直播 > 第209章 特别的礼物(第2页)

第209章 特别的礼物(第2页)

的寓意。

若是不懂,大家多尴尬啊!

说实话,听到太皇太后夸她《老子》读的好,简诺差点以为是自己听错名字了。

犹记得当初新帝登基,诸侯王入长安朝见时,淮南王献上玉简的道家典籍,凭借极佳的口才,儒雅宽厚的表象,给长乐宫留下不错的印象。

作为其爱女的刘陵蒙太皇太后召见,得以经常出入长乐宫,给太皇太后诵读《老子》。

简诺也曾碰到过几次刘陵给太皇太后诵读《老子》的场面,柔和的声音流淌在殿内,带着独特的韵律,实属娓娓动听,尤其是她半个时辰不带歇息,嗓子却不嘶哑的事情,记忆尤为深刻!

当时直播间的小伙伴们还好曾议论过,不知刘陵使用的是什么保护嗓子的好东西!如此神奇!

若说《老子》》读的好,理应落在刘陵身上才对!

简诺看着眼前有两代帝王批注的竹简,头皮有些麻,太皇太后赐自己《老子》颇具深意啊!

“这天子究竟是被灌下了多少碗迷魂汤啊?怎会如此死心塌地、一心一意地认准了那些个儒生呢?”

“几代皇帝都对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笃信不疑,一直传承至今。偏偏到了他这里,却突然想要改弦易辙,另辟蹊径?”

“依我看呐,多半是受到了那两个巧舌如簧的儒生的迷惑与煽动吧!”

回想起长乐宫里太皇太后对儒生的指责,简诺仔细想了想,他们还真不算冤枉!

少年天子心怀壮志,目光远大,尤其是对于长期以来困扰着大汉王朝的匈奴问题,更是踌躇满志,始终难以释怀。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汉景帝深知自己儿子的性情和抱负,因此在临终之前做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

将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传国玉玺传给了儿子刘彻,但与此同时,他却将军中的兵符交予了母亲窦太后妥善保管。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调动军队派遣将领,必须要先得到窦太皇太后的肯与同意。

很明显,汉景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限制刘彻初登皇位时可能过于冲动的军事行动,以免他因年少轻狂而意气用事,致使整个大汉王朝陷入危险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窦太皇太后一生历经高祖、吕后(惠帝)、文帝以及景帝四朝,可以说是见多识广,经验极其丰富。她在朝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处理起朝廷大员来犹如探囊取物般轻松自如,几乎无人敢于挑战她的权威。

让窦太皇太后暂时掌管军政大权,主要就是希望借助她的智慧和稳重,尽可能地减少刘彻在执政道路上走入歧途的可能性。

其实在景帝离世之时,窦太皇太后已然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了。即便她的身体还算康健,寿命再长恐怕也不会过十年。

如此一来,等到那时刘彻早已成年,心智成熟且具备足够的能力来掌控朝政大局,接手治理国家也为时不晚。

更何况刘彻在被册立为太子之后,其身边环绕着众多信奉黄老思想的人物。

不仅他的老师们皆为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就连他日常居所内进进出出的侍从以及负责教导他的人员,都是由太后和景帝精心挑选出来的黄老之士。

在这样浓厚的氛围下,刘彻自幼便开始接受黄老之术的系统教育。

可以想见,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刘彻对于黄老之学的理解与领悟必定日益加深,会将其奉为圭臬,祖孙的治国理念一致,权力的交接不会起波澜!

不得不承认,景帝对于刘彻未来之路的铺垫可谓是用心良苦、精心谋划!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经济等方面,景帝都采取了一系列明智而果断的举措。

他以高瞻远瞩之姿和深谋远虑之心,巧妙地布局着一切。使得刘彻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顺利地接过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权杖,并将其扬光大。

然而,世事难料,很多时候事情的走向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在刘彻还是太子的时候,当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学《诗》,无以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