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江铜柱的是他媳妇赵氏:“我听我娘说,这两天城里都在议论咱们家跟沈星回的恩怨,说咱们家……
总之说了好些难听话,林家听了那些话才确定取消婚约。”
江铜柱立刻想到在县城听到的那些话。
是了,他能听到,其他人也能听到。
马上就要过年了,村里不少人都进了城,肯定都听到那些话了,回来之后再相互一传,没进城的也都会知道那些事情。
等这消息传开,他们不仅沾不到沈星回的光,而且还会因为沈星回遭受排挤。
如今众人都知道他们跟沈星回不和,自然不会冒着得罪典史的风险跟他们家交好。
哪怕典史本人根本不在乎。
江铜柱想到以后要面对的状况,眼前一黑,恨不得死了算了……
正所谓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在江家消失的笑容,全部转移到了沈暮秋那儿。
这是沈暮秋重生以后的第一个年,而且是跟儿子一起过年,她有子万事足,哪怕为过年的事情忙得脚不沾地,心里也乐开了花。
再得知江家占便宜不成反而惹了一身骚,如今正被大家排挤,更是让她高兴得在二十八晚上就放了一挂鞭子。
江青和父子一贯是暮秋开心他们就开心,因此沈家每天都是笑语萦绕。
沈星回的公务结束得比他预想中要晚一些,一直到年三十的下午才到家,这时候沈暮秋跟江青和已经把年夜饭准备得差不多,就等他回来。
他收拾好个人卫生,换了新衣服,差不多就可以吃年夜饭了。
家里虽只四个人过年,沈暮秋却烧了满满一桌子菜,冷盘热菜点心和汤加起来,足有二十个碟子。
沈星回看着满满当当的桌子,不免咋舌:“这么丰盛?”
沈暮秋笑:“今年应该算咱们所有人过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年,自然该丰盛一些,也算是给以后打个样。”
以前在沈家,就算过年的时候,她跟哥哥都不一定能吃饱,她不觉得那叫过年。
至于在郭家的经历,沈暮秋只当噩梦一场,想都不愿意想,自然不作数。
今年她跟儿子相认,跟青和重逢,跟哥哥团圆,这就是她的第一个年。
江青和闻言笑着接话:“前几年我虽带着祈安认真过年,但是只有两个人,未免太过孤单。
今年祈安有了娘,有了舅舅,咱们四个人热闹聚在一起,这才叫过年。”
沈星回见他们都这么说,便提起酒杯道:“那就为咱们的第一个年干杯。
以后的每一年,肯定都会比今年更热闹。”
“明年有舅妈,肯定会更热闹。”
江祈安这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沈暮秋摸着儿子的脑袋,对他的话很是赞同:“明年有舅妈,后年我们祈安可能就有弟弟妹妹了,确实是一年比一年更热闹。”
“那就借九儿这话,祝咱们全家人新年大吉,一年更比一年好。”
“新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