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暮秋,姜奶奶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石头他娘前两天跟我说想要把赁给旁人种的田收几亩回来自己种,就我家这情况,如果真要种田,那就只能靠她一个人,实在太辛苦。
我就想着,能给她找个什么事情做就好了,让她别惦记着种田。
你刚刚说她手艺好,我就想着要不去县城弄个吃食摊,有星回在,我也不用担心她受欺负。
我们家七亩田收的粮食也够三个人吃了,我这边还养着鸡和兔子,每年能赚个几两银子,她做生意能赚几个算几个,只要不种田就行。
她一个女人家种几亩田,要不了几年身体就被拖垮了,这实在不上算。”
沈暮秋说柳叶手艺好还真不是开玩笑。
北方多吃面食,柳叶又是个擅厨艺的,她蒸的馒头包的饺子确实比县城大多数早餐铺子都要好。
而且如果柳叶真的能支起一个吃食摊并且能将生意做起来,受益最大的绝对是姜奶奶。
沈暮秋立刻考虑起这件事的可行性:“姜奶奶,我觉得可以试试看。
咱们就准备一个推车,婶子在家做了馒头,包了饺子弄去县城试卖。
如果这事儿不成,咱们赔的钱也有限,如果生意好,就想办法把这门生意做下去。
正好我打算在县城开个铺子卖些土产,到时候婶子的吃食摊就可以支在我铺子门口,万一碰上天气不好,也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每天生意做完,婶子可以将东西放在我铺子里,这样也能省些事。”
听到这话,姜奶奶很是心动。
如果能沾暮秋的光,在县城有个地方歇脚和存放东西,那自然是方便不少。
她乐道:“那我先跟石头娘商量一下,她如果同意的话,我们就开始张罗,只是这样一来就要给你添麻烦了。”
沈暮秋微微皱眉,有些不开心道:“您这说的是什么话,不过就借个台阶给您,哪里就添麻烦了。
姜奶奶,咱可早就说过了,不兴这么客套的,不管是我给您东西,还是您给我帮忙,大大方方收着就是。”
“行,我说不过你,都听你的,但是咱先说好,如果石头娘这个吃食摊真能做起来,我们或多或少都要给你一些房租的,这你可不能拒绝。”
这个提议沈暮秋倒是没拒绝。
她完全信任姜奶奶,但是跟柳叶交情有限,为了避免斗米恩升米仇的情况出现,还是把账算清楚比较好……
沈家分家的事情,沈暮秋听过就算,很快就开始投入到自己的事情当中,她要开铺子,还要为哥哥的婚事操心,实在没必要为沈家浪费任何时间和精力。
说到沈星回的婚事,眼下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婚房。
哥哥倾向于买个三进的宅子,一则成婚以后晚芳能够住得舒服些,二来他毕竟是个典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少还是要注意些体面。
去年年底暮秋就已经去伢行看了一圈,但是合适的三进宅子真不那么好找,因此只能拜托伢行帮忙留意,实在不行,只能先买个大些的二进宅子。
好在重来一回,她的运气一贯不错,二月初一伢行就送了消息过来,说是有合适的宅子。
只是这卖宅子的人有些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