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和在游历几年,真正见识了人心的险恶,知道赵氏这样是不正常的,于是立即跟了上去。
因为不知道赵氏的目的,他不敢跟得太近,只能根据方向大概判断赵氏是往后山而去。
赵氏在山中停下,他慢慢靠近,就看到赵氏把手中的婴儿放在土坑中,嘴里还念念有词:生了那种事,我还能容忍你娘留在家里,已经是天大的慈悲。这一切都是你娘的错,是她嫌你脏,是她不要你的,你怨不了别人。冤有头债有主,要恨你就恨她吧,要有仇有怨都找她去,谁让她把你生下来又决定扔掉你……
赵氏说完这话就将旁边的土往土坑中推,那孩子兴许察觉到危险,哇哇哭了起来,可赵氏充耳不闻,继续填土。
他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赵氏竟是要将孩子活埋。
他一直心硬如铁,可那是对着外人。
眼下在哭的是暮秋的孩子,他如何忍心看着那孩子被杀?
他故意弄出些响动将赵氏吓走,然后赶紧把孩子挖了出来。
按照赵氏的话推测,郭家连同暮秋都知道了那天晚上的事情,郭家选择原谅暮秋,但是不知何故不肯接受这个孩子,暮秋便把孩子扔了。
他在想,郭家人就那么好吗?
好到暮秋可以放弃自己的血脉选择他们。
可他不能去质问暮秋,他不能毁了暮秋想要的幸福。
因为他知道暮秋有多渴望家庭的温暖,曾经他们在一起相处时,暮秋提及未来的家,总是眼神闪亮,满是憧憬。
既然暮秋选择郭家,那这个孩子就让他来养吧。
可是孩子也不是他想养就能养,得先跟阎王爷抢人。
大夫花了十天时间才将孩子抢回半条命,叮嘱他一定要好生照看,一个不小心,孩子随时可能没了。
他给孩子取名祈安,祈祷孩子能够平安长大。
年后,他带着孩子去了府城,找了擅儿科的大夫调养了两个月,祈安才终于变得跟寻常孩子一样健康。
从府城回来,他又去了桃花村。
他听到暮秋跟郭言姝说,她不要孩子,郭言学和郭言姝就是她的孩子。
那一刻,他应该是有恨的。
稍纵即逝的恨意过后,他在县城买了宅子,就此住下,他也说不明白自己是个什么心理。
他放不下暮秋,但也不允许自己再继续窥视暮秋的生活,于是他在桃花村找了个鳏夫,请人代为留意暮秋的情况,每两三个月过去看看暮秋过得如何,其余时间则专心照顾祈安……
祈安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从小就展现了惊人的记忆力和语言天赋。
他时常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养不好这样聪明的孩子。
因此在祈安周岁的时候,他给自己请了个夫子,跟着夫子读书,从三百千到四书五经,再读历史,诸子百家。
可他学的这些东西并没有派上用场。
祈安在四岁时遇到了一个很厉害的夫子,是致仕的帝师沈黎。
沈大人是来怀宁县探望故人,不知怎么瞧上了祈安,便在怀宁住下,并且将祈安收为关门弟子,悉心教导。
这一教就教了八年。
八年后,沈大人归京,希望带着祈安一起走。
沈大人说祈安天资卓越,如果留在怀宁县实在是浪费天赋,而京师善之地,对于祈安的未来将有无尽的好处。
沈大人还说,祈安是他的关门弟子,如果能去京城,那么他的一切人脉和资源都可以用在祈安身上。
在哪里对祈安的未来更好,这根本不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