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二人,名义上不再是师徒关系,实则却跟师徒没什么区别。
“东旭啊,你能不能认真一点?”
易中海头大无比。
“易叔,我是不是太笨了?”
贾东旭傻傻的问道。
干活舍不得力气,学技术又不想动脑子,前几天的二级钳工考试,贾东旭又没过。
“东旭,我媳妇有病,你又不是不知道,她经常吃药,每个月的药钱就要不少,我现在是三级钳工,能给贾家的帮助有限。”
易中海皱了皱眉头。
易中海装穷,贾东旭心知肚明,却不敢戳破。
看病拿药,报销百分之八十,普通中药材又很便宜。
谭桂香没用进口药,为什么?进口药价格不菲,易中海的工资扛不住。
一个月顶多几块钱的药钱,三级钳工易中海,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每月至少能剩下十几块钱,明面上他经常接济贾家,把那些东西折算成钱,每月不到五块钱。
易中海指望贾家养老的事,贾东旭早就看出来了。
解除师徒关系后,易中海不再是贾东旭名义上的师父,很多想说的话,都不敢说出来。
二十四岁的贾东旭,早就成年了,同样的话多说几次,贾东旭就会不耐烦。
贾东旭是自己亲儿子的事,易中海不敢相认,面对偷奸耍滑的贾东旭,他有苦难言。
锻工二车间。
刘海中和颜悦色的给徒子徒孙讲着锻工技术。
既是车间组长,又是八级锻工的他,在轧钢厂的地位不低。
吃饭时间一到,刘海中在一群徒子徒孙的簇拥下,走向两百多米外的食堂。
丰泽园,后厨。
何大清忙得满头大汗,何雨柱也不轻松。
名气大、生意好的丰泽园,每天都有很多顾客。
如今农产品还算充足,公私合营的丰泽园,不愁买不到食材。
每天跟着何大清一起上下班,何雨柱怼人、打架的次数少之又少。
何雨柱在丰泽园怼人,何大清就会巴掌或勺子教育。
跟人打架?何大清的巴掌和棍棒都不轻。
研究所,一号厂房。
去年造了两款叉车的刘光洪,又在制造叉车。
人力叉车适合地面转运物资,燃油叉车消耗的材料太多,成本也很昂贵。
闲不住的刘光洪,正在制造一款新型人力叉车。
搞定最后一个零件,然后将其组装。
“升降高度超过人力叉车,又不比上燃油叉车,可用于货车卸货装货。”
测试自制的新型人力叉车,刘光洪还算满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很多工厂的收入有限,买不起燃油叉车。
新型人力叉车,可给货车卸货装货,成本跟老款人力叉车相比,高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