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原和青藏地区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是唐朝。
松赞干布统一高原诸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帝国,几次与盛唐交战丝毫不落下风,甚至略略占优。
究其原因,纯从军事角度考虑,主要是吐蕃占据了绝对的地理优势。
进攻时居高临下,只要任意突破唐军防线一点,之后便是一马平川。
一旦战事失利,随时可以回撤,依托险要防守,又几乎是一夫当关的形势。
各种演义中大名鼎鼎的薛仁贵,就曾在攻打吐蕃时战败,五万精锐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其后安史之乱爆,大唐由盛转衰,连苦心经营的西域都放弃了,就更别提什么图谋高原。
有意思的是,强大的吐蕃帝国奇迹般的同时内乱,没能趁大唐虚弱捞到什么好处。
时隔四百多年,中原的军队终于再一次踏足高原。
大唐历次攻打吐蕃走得都是南线,即甘孜--昌都--类乌齐--丁青--那曲--拉萨,巴蜀都是其后方基地。
武从文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巴蜀此时也是敌国,所以只能选择从没有人走过的北线。
也幸亏牛吊系统提供的《初级地理》中,有详细的华夏地图,不然他选这条线就是找死!
当然,武从文这次入藏,相比唐朝时也有优势,那就是不用费劲寻找敌军主力决战。
众所周知,古代中原军队主动出击去打游牧民族,最大的难题并不是打不打得过,而是找不找得到。
无论是一望无尽的草原,还是茫茫无边的戈壁,包括百里不见人烟的高原,土生土长的敌人很容易隐藏行踪,拖到你精疲力尽、粮草尽绝之时,随时都能反攻。
如果再碰上一个会用兵的名将,在完成上述基本操作的同时,再给你来个诱敌深入、四面合围,中原军队基本上就是全军覆没之局。
薛仁贵的大非川之战就是那么败的。
武从文这次没有这个麻烦,因为敌军的主力已经被他分两次提前吃完了,率军走到拉萨就是胜利!
可武从文不想让这次远征如此无聊,于是决定给自己增加一点儿难度,或者说是额外的任务----所过之处杀贵族老爷、解放奴隶。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武从文这次远征根本没有后勤辎重,不抢,大军吃什么喝什么?
于是问题来了,抢谁?
抢老百姓容易,因为这些人没有组织,根本无力反抗,却会失去民心,和华夏军一直标榜的“解放者”
相悖。
抢贵族领主肯定有难度,因为这些人肯定会临死挣扎。
可真正深入藏区之后,武从文就现这根本就不是道选择题,藏民手中根本就不存在“余粮”
那种东西!
作为一个穿越者,武从文见过北方的农奴,也见过南方的荫户,觉得那些人就够惨了,可和藏地平民一比,他们简直就是身在天堂!
那些人简直都不能称之为人,比最低贱的牲畜过得还有不如!
你见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辈子都被铁链锁住手脚吗?
你见过牦牛住窝棚,养牛的只能露天而眠吗?
你见过少女皮蒙的鼓、少年头做的杯、婴儿骨穿的串、整张成年人皮画的画吗?
你问其中为什么没有老人?是不是吐蕃贵族也知道尊老?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