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巧云的声音有些颤抖,但眼神坚定。
韩大山的目光在两个女孩身上转了一圈,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两间房加个院墙,一百多块钱就够了。”
他看了看窗外渐暗的天色,“时间不早了,先把粮食领了吧。建房的事情,明天再细说。”
林明远却没有立即去领粮食,而是又开口道:“韩书记,能不能帮我找个地方借住几天?知青大院实在太挤了。”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的气氛微妙地变化了。高长征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方有福的手停在账本上,若有所思地看了林明远一眼。
韩大山摸着下巴,目光在林明远身上停留了片刻。“这个嘛。。。”
他故意拖长了声音,“得看看谁家愿意收留你。”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走了进来,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子烟火气。“书记,我家的房子。。。”
话还没说完,就被韩大山打断了。“来得正好。这位小林想借住几天,你家不是有空房子吗?”
被那个男人愣了一下,目光在林明远身上打量了几圈。“行是行,不过我家。。。”
“放心,房租肯定给你,如果你家确实有困难那就住我家”
林明远立刻说道。
办公室里的其他知青看着这一幕,眼中既有羡慕,又有嫉妒。有人低声议论,有人暗自叹气,更有人若有所思地打量着林明远。
天色渐暗,知青们陆续领完了粮食。当最后一个人走出办公室时,四个干部对视一眼,各自眼中都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
韩大山重新点燃了烟斗,缓缓吐出一口烟圈。“这批知青,有点意思。”
林铁军冷哼一声,没有说话。高长征低头整理文件,装作没听见。只有方有福笑眯眯地在账本上记着什么,仿佛对这一切都了然于胸。
夜幕降临,长岭子生产队渐渐安静下来。知青大院的灯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年轻人们的笑声、叹息声,以及压抑的啜泣声,在夜色中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乐章。
夕阳西斜,知青大院里一片喧嚣。林明远站在院子里,看着老知青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日子没法过了!”
一个戴眼镜的老知青拍着桌子站起来,“一个屋子挤这么多人,连翻个身都费劲。”
“就是,我看咱们得去找韩书记反映反映。”
另一个瘦高个附和道。
林明远默默收回目光。这些老知青大多是六七年前下乡的,在村里待得久了,和村干部都熟络,说话办事自然比新来的方便。可这么多人挤在一起,确实不是个长久之计。
正想着,孙巧云和孙巧玲从外面跑了进来。这对双胞胎和其他知青一样,都是前几天刚到村里的。
“林大哥!”
孙巧云气喘吁吁地说,“我们刚从韩书记家回来,他说。。。”
话还没说完,就被孙巧玲打断了:“韩书记家里有空房子!”
林明远眼前一亮。他早就听说韩书记的两个儿子当兵去了,家里确实空着几间房。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开口。
“走,咱们这就去找韩书记。”
林明远当即拿定主意。临走前,他从行李中取出一瓶珍藏已久的茅台酒,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韩书记能答应他们的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