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
陶应有点烦。
不想去见刘备,但却又不能不去,因为这种事并不是陶商能应付得了的。所谓的“呆者多劳”
,实际上只适合于低端工作,比如搬砖打螺丝之类的,对于这种需要审时度势、机智权变的高端工作,还得由“能者”
去做。
其实,陶应早就猜到今天刘备会来约见自己。
因为刘备需要为昨天的那场闹剧善后。
昨晚那件事情,对刘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官吏都开始对刘备心怀不满,甚至心怀抱怨。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很快整个郯城甚至整个徐州都会传出刘备逼迫陶谦遗孀和儿子的事情,还可能会传出刘备谋害陶谦的流言。
这对刘备来说非常不利。
因此,刘备必须尽可能降低昨晚那件事对他的影响,否则,他不仅很难得到徐州百姓的拥护,甚至会连官吏体系他都稳不住。
很可能导致徐州四分五裂!
徐州有五郡,刘备现在真正控制的,其实只有郯城所在的东海郡和陈登父子把控的下邳国。北边的琅琊郡可能投靠袁绍,西南的彭城可能投靠曹操,广陵可能投靠袁术!
所以,对刘备来说,消除昨夜那件事的影响,稳住徐州的局势,远比杀掉陶应重要百倍。这应该就是刘备今天来见自己的目的。
与其说是约见,还不如说是一场谈判。
既然是谈判,那就得跟他好好谈谈了。
想到这里,陶应伸出手,将自己的眼眶揉得通红。然后,装出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对陶虎道:“虎子……来,背我去会客厅。”
这是要卖惨。
进一步搏取徐州官员的同情心。
也等于是在给刘备施加压力。
……
会客厅中,坐了十几位州牧府属官,而刘备则坐在客座的最前面。
刘备的心中有些恨意,但脸上却是一副悲天怜人的表情。
不曾露出半点抱怨。
刘备也是来谈判的,但更多的是来表演。表演给大家看,让大家看到自己是如何的善待陶谦的后人,是如何的仁义,是如何的以德报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刘备这次才并不是一个人来,而是带了很多人来,让他们来看表演,让他们来做见证,让他们帮自己宣扬名声、消除流言。
当刘备看到陶虎背着“要死不活”
的陶应进来时,刘备惊得站了起来,那眼中分明闪过一丝怒意,但旋即又关心地说道:“贤侄……贤侄一定要节哀顺变!”
“无妨,还死不了。”
陶应斜靠在胡椅上,有气没力地说道:“刘州牧新官上任,应该是很忙吧。百忙之中还掂记着陶某,陶某不胜感激。
只是……州牧府我已经连夜给刘州牧腾空出来了,印授已悬在衙门的门梁之上,刘州牧现在上门,莫非是陶某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诚如是,还请刘州牧不吝指点。”
“贤侄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