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闲说的这些,才真正说到了自己心里。
“别再耍这些口头之语了。”
此刻。
朱元璋缓缓平息自己的内心,站起来的身体,又缓缓坐下。
“用事实说话吧。”
他知道苏闲这段日子,一直在内官监忙活什么。
但却一直猜不透。
今日,苏闲一连串说了这么多,和方孝孺等人的针锋相对。
显然到了后面,他们根本招架不住。
这一刻。
朱元璋又不由得想起,对方曾经说过的那些话――
谁言儒学,不能向真理低头。
那我就来欺欺这些君子!
苏闲似乎一直等着这一幕。
此刻闻言,他也正色道:
“刚巧,格物学的第一幕,我还真想开个头!”
“至于此后陛下到底开不开,那就看之后了。”
说着。
苏闲想着自己所做的那些试验。
目前,要说对朱元璋最有利的,只有一个,就是他刚才说的摧城利器!
但要铸造这些玩意,此事的大明连最基本的温度,都不能达到。
而凭借自己,说实在的,百工之法太多,苏闲不认为自己是个全能天才。
只有自己带着后世的眼界,在格物学正式开启之后,聚集全天下的工匠人才,进行引导!
这……才是苏闲一直期望的“苏家之本”
!
只要自己一直站稳这个“领头羊”
的位置。
那聚集在格物学周边,逐渐开始有“实物”
证明的匠户也好、军户也罢,哪怕是最普通的农户百姓。
他们也能是以后,大明最为基本的核心力量。
而到时……国朝选仕算个什么?大势一起,四书五经的科举必然退散!
反倒是全天下的有才之人,会自顾自的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届时,再入格物学大门!
而这个时间,注定是漫长的,恰好,苏闲刚好能等!
且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无论是年龄还是状态,应该刚好是巅峰之时。
想到这里,苏闲又想到自己的准备。
那两个半球,苏闲要告诉这些人的,其实并非是大气压强。
毕竟这些东西,对他们很陌生,解释的太清楚,反而操之过急。
苏闲的目的,一直都是很简单的两个字,还有一个“视野”
!
对于格物学更为宽广的视野,以及无限的未来!
至于那两个字。
苏闲扫视众人,最后目光停格在朱元璋、朱标、以及马皇后三人身上。
“引导格物学的开门之礼,万物之间无所不在的……”
“气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