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藩乱读音 > 第23章 拨乱反正祀忠良五千字(第4页)

第23章 拨乱反正祀忠良五千字(第4页)

将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让洪承畴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

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隆武二年三月五日就义,临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纸墨,画一幅长松怪石赠人,并给家人留下了遗言:

“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

就义之日,其老仆哭之甚哀,道周安慰他说:

“吾为正义而死,是为考终,汝何哀?”

至东华门刑场上,向南方再拜。

黄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以血书遗家人: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在将要行刑的时候,黄道周不小心摔了一跤,刽子手嘲笑他怂了,怕死。

他表示自己绝食十数日,只是饿了,大呼:

“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

于是刽子手就给他搬来一个凳子,让他坐着行刑。

最后头已断而身尤“兀立不仆”

,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

其门人蔡春落、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同日被杀,人称“黄门四君子”

讣讯传至福建,隆武帝“震悼罢朝”

,特赐谥“忠烈”

,赠文明伯,并令在福州为黄道周立“闵忠”

庙,树“中兴大功”

坊;

另在漳浦立“报忠”

庙,树“中兴荩辅”

坊,春秋奠祭。

百年后,乾隆帝称赞黄道周“立朝守正,风节凛然……不愧一代完人”

,为褒扬黄道周忠节,改谥“忠端”

;道光帝甚至旨准黄道周从祀孔庙。此为后话。

以自己文弱的双肩,担起天下大任,抛头颅,洒热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此悲绝之情,忠勇之状,感天动地。

“或许石斋先生、大樽先生、苍水公等人不善领兵作战,对上清兵无异以卵击石。

本藩也不求家乡学子,都能成为岳武穆那样来挽狂澜于既倒。

但至少,能明事理,辨是非,知荣辱吧。

本藩相信,如果人人都能做石斋先生、大樽先生、苍水公那样‘于世无补’之事,我泱泱中华焉能任由东夷小族凌驾。

石斋先生曾写道:

‘何人如武穆,唯我效文山’。

闽人风骨,当数石斋先生!”

郑经准备借此机会,拨乱反正,大祭忠良,以正视听。

……

等交代完事情后,郑经看着依然香火鼎盛的泉州学宫,又抬头望向天空。

福建的二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泉州的空气,弥漫着海的清新。

本藩,要给泉州百姓一片清明!(注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